又看了一遍漫畫才敢來寫repo。BT不應(yīng)該是原作粉碎機啊…唉其實也不能讓BT全背鍋?挾帶私貨可能是制片人有凌駕于導(dǎo)演的權(quán)利,但是這個劇情前后脫節(jié)導(dǎo)演編劇也有責(zé)任?然而BT和Sam Liu不是第一次合作了,神怪多好啊…
好吧可能還是怪BT挾帶私貨,并且尷尬到無可挽救。
先說說我的觀影體驗。
坐標(biāo)南半球,有影院點映。本來全市區(qū)就一家影院,一場電影,結(jié)果訂票訂到爆滿,影院被迫加映了一場。真是盛景。
我滿心歡喜以為會去看的人都是DC(動畫)鐵桿,外加今天還是SDCC上放出新版神奇女俠、正義聯(lián)盟預(yù)告的日子,基本就是個DC粉見面會了。結(jié)果…最后一堆人對結(jié)局的“玩笑”笑得很歡,有兩個人鼓掌了(可能他們覺得這版改版不錯吧),旁邊的女生估計是被男朋友安利來看的,看完覺得so confused,然后走了一半沒等到彩蛋的,出了影廳外面的小哥在問遇到的朋友看沒看過漫畫對方說沒有。
唉…其實也不能指望一部作品限制只有看過原作的、前作的人進場,but guys, you know NOTHING…可能DC一直都不是很路人友好型漫改,這部好不容易弄了點“路人友好”的元素吧
實在太不同了。風(fēng)格多少讓我想起《守望者》,電影的世界太過灰暗了。劇情一般,交叉敘事讓劇情看起來豐富了不少,刻畫上不怎么用心。
我并不知道動畫與原著出入有多大,但動畫結(jié)局的笑話點亮了一切。人物是兩個瘋子,(只能是這兩位,有趣的是小丑一直認(rèn)為蝙蝠俠與他一樣瘋了,但蝙蝠俠卻始終不了解小丑,至少他是這么認(rèn)為的。)都開始向往自由或者說一個答案,于是相約逃跑。遭遇了一道溝坎(這里讓我想起了前面蝙蝠俠向芭芭拉提及的深淵,蝙蝠俠說他見過那是什么樣子,而芭芭拉也是因為此放棄了蝙蝠女。),一個人跳了過去,而另一個人由于膽小沒有跳過去,(那么問題來了,是誰沒有跳過去呢?或許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最后跳過去的那人提議說他用電筒照一道光束放在溝壑之間,以便讓另一人過來,而另一人則回答說:你當(dāng)我是瘋子嗎?萬一我走到一半你收起了手電怎么辦?(跳過去的那個人都試圖用自己的辦法去拯救另一個人,但在另一個人看來,他是不可信的。笑話的最后兩人的思想都還是瘋狂的,卻都還想把對方拉到自己這邊。)
這就是蝙蝠俠與小丑
自從諾蘭的《黑暗騎士》播出以后,小丑似乎成為了《蝙蝠俠》的票房保證。只要有小丑在,這個系列應(yīng)該就不會差到哪去,我以前也一直是這么認(rèn)為的,不是因為老爺?shù)募∪馓悦?,而是小丑這個反派實在太出彩。然而,今天該片導(dǎo)演還是讓我擺正了對電影的三觀認(rèn)知,原來角色再出彩也終究還是角色,想要真正能撐起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學(xué)會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當(dāng)然,我并不是說,本片導(dǎo)演講的這個故事很爛,這個故事框架本來就依托于原著的,無所謂爛不爛,如果爛,那也是原著不靠譜。我沒看過原著,小時候也只看過蝙蝠俠的一些動畫片,那時候就已經(jīng)對小丑這個夸張的角色印象深刻了。但那也只是對小丑舉止夸張的一面印象深刻,而對于小丑的背景,包括那凄慘的身世、變態(tài)反社會性格的形成一無所知。如果能看到對小丑更多層次的刻畫,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因此聽說本片有講到小丑,特別是講到小丑那離奇的身世時,我就忍不住手賤點開了。
正如漫迷所說的,本片應(yīng)該按照原著分為前后兩個段落來看,前面一部分據(jù)說是原創(chuàng),后面才是正主。后面的不用多說,照搬原著
【蝙蝠俠:致命玩笑】2016年,小丑不過是想證明這是個骯臟的世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