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著看了一遍當年的神劇。深感這個電視劇只有那個時代才拍得出來,太過紀實,太過真實以至于引發(fā)不安。
警察們不要命一樣地抽煙,領導們深夜坐在辦公室等消息,一根接一根地抽煙,每人一個煙灰缸,小山似滴煙頭。這些畫面在現(xiàn)在的電視劇里是不可想象的。劇末還打出字幕說陜西公安部誰誰誰專門設宴款待八處,emmmmm
劇本就是根據(jù)真實案件寫的,所以沒有什么反轉再反轉再反轉,而是有什么就拍什么,沒有刪減也沒有美化。刑警非常努力非常吃苦,整夜蹲守,走訪排查,前面的線索基本都不沾邊但也認真排查
這部電視劇立足于反映真實情況,而非企圖樹立人民警察虛無縹緲的高大形象。毫不回避事件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臟、亂、窮、蠻、犯罪猖獗、執(zhí)法粗暴、城市流動人口的生存困境等不和諧因素,刑警團隊本尊出演,加上勁道十足的方言、表演到位的反派,以一種少有的視角,真實呈現(xiàn)了一幅底層社會百態(tài),讓人回味無窮。
另外,劇里頭由真實警察帶來的公務員味(包括但不限于領導文化、階級、會議、念格式簡報的旁白)也非常有意思。
作為一個曾在西安度過了四年大學生活的南方人,看完本劇我無比想念那灰撲撲的城市、亂糟糟的城中村、土里土氣的西安話以及肉夾饃和泡饃的味道。
三天擼完,陜西方言幸好有中文字幕。90年代的大案,可敬可愛的西安八處一大隊刑警們自己演自己,但是一點也不怵鏡頭,演的自然可愛,一大隊的隊員各個給滿分,正副處長更是每個鏡頭都在抽煙。演罪犯的都是演員,表演很生活化,很真實,陜西、寧夏方言地道,比較有名的有王大治,王雙寶。劇中刑警審犯人時都沒打人,在那個破案手段比較落后的年代不知道是不是有點不現(xiàn)實?也許電視劇刻意回避了。
2000年,這個世紀之交的年份,陜西西安人王雙寶,有點郁悶。
之前無名的他,因出演一部電視劇火遍了全國,但因為飾演的罪犯太過逼真,大家都把他當成了真正的殺人犯。
走在大街上,王雙寶身后會有人指指點點:董雷不是被抓進去了嗎?這么快就放出來了?
去菜市場買菜,大媽不敢把菜賣給他。
坐出租車,司機會毫不猶豫拒載他。
好不容易接了幾個廣告代言,代言費都沒拿到,最后不了之,
因為他拍的廣告,一經(jīng)放出就立刻遭到了觀眾的強烈反對,甚至有觀眾說為什么非得要找一個罪犯來拍廣告。
觀眾排斥
1、沒想到,這部劇的笑點是被草場坡的后起之秀之類充滿熟悉中二氣息的名稱所引發(fā)。這或許就是真實的魅力。在當年千萬別做小偷小摸的罪犯,否則就如劇里的趙雷,爸媽爺爺都不要他了,一個城里娃冬天在外邊洗碗。現(xiàn)在大案也不容易犯了。真到了可以竊國的地步,只要不為了進入通遼宇宙,為什么不好好干個高級公務員呢??傊?,再也沒有草場坡的后起之秀了。
2、犯罪者不需要講邏輯,但是警察需要找邏輯,在一個監(jiān)控不普遍的年代,這就是為什么一個案件能夠最終引出很多支線任務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或許是父親干刑警的緣故吧讓我從小就愛看這類片子?,F(xiàn)在20年過去了,前段時間拉著我那退休的父親跟我一起看,他更是看得津津有味,因為他以前就是在類似八處這種部門專門負責重大惡性案件的,期間還不斷地給我講他以前辦案的一些過程跟劇里簡直一模一樣,比如守候的時候煙抽完了,比如外地有類似的案件就要過去看能不能并案,比如不斷地發(fā)現(xiàn)之前的調查方向是錯的?,F(xiàn)實當中的案件偵辦過程根本沒有五花八門的推理,就是案情分析會上大家討論確定一個大概的調查方向
《12·1槍殺大案》真實記錄下大尺度的生活本來面目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