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沒日沒夜地又看了一遍《匆匆那年》,我還是偏愛電視劇版的,大概是先入為主吧。何泓姍演的方茴就像是一束白月光,永遠那么清澈透明,那么柔軟細膩。
很多東西,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沒有結(jié)局,可我們便要強求,盡管求之不得。
看到十一集沈曉棠出場的時候,我就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快要消失了。
其實陳尋和方茴的分開,怨不得沈曉棠。
愛從來不分對錯,愛了就是愛了。這個世上最沒有道理的事情,就是愛情本身。
況且沈曉棠大方,熱情,愛鬧愛笑,會彈吉他,喜歡搖滾
本不想去看這部風(fēng)靡網(wǎng)絡(luò)的劇卻因看完電影后想要知道更為完整一點的故事,就看了這部《匆匆那年》,說實話作為一部網(wǎng)劇來說已經(jīng)算的是很精致了,看完之后除了借機緬懷一下自己的青春也有了很多的思緒。
陳尋----誓言說起來美好,但卻像個謊話
這是一個即使劈腿也無法真正讓人去恨的人,他像是最炙熱的陽光照亮了方茴的整個青春,他對方茴的關(guān)注和喜歡是從方茴對他的無視開始的,他那樣一個眾星捧月似的陽光大男孩走到哪兒幾乎都能聽到女孩子的尖叫聲,卻在方茴這樣一個無比安靜的女孩兒面前被徹底的無視了,他不能理解為什么她可以和喬燃一起說笑一起自習(xí)卻對始終對自己如此冷淡。雖然有點不好聽但陳尋對方茴最開始的喜歡確是一種獵奇心理和占有欲作祟,也許他也不會想到這個像空氣一樣安靜的女孩兒會真的成為他的空氣,就只是默默的陪伴著他,想要和他一起上大學(xué)、一起找工作、一起結(jié)婚生小孩兒、一起慢慢變老。陳尋喜歡上沈曉棠是必然的,陳尋的世界太精彩,他喜歡方茴但也喜歡籃球、喜歡音樂、喜歡各種新鮮的東西,包括沈曉棠
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寫劇評,沒什么專業(yè)的分析,全劇讓我哭了的地方有兩個地方,一次是方茴哭著求陳尋復(fù)合的時候,一次是喬燃在燈光下對方茴表白的時候,第二次哭讓我意想不到,其實喬燃這種溫溫柔柔的性子也不太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是他對方茴的一句,“如果你需要我,我就留下來”真的是瞬間擊中我的淚點,就是這樣滿滿的真誠,對呀,什么人生安排,什么不合適,有什么大不了呢,如果你需要我,我就可以留下來,這么純粹和干凈的感情,真的很難讓人不為之動容
里面的每個人物都很鮮活,都很真誠
時間真的能改變一個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年紀經(jīng)過了不同的事情,看事情的角度,立場,看法都會改變。也許,這就是成長。
看了匆匆那年,短短十六集,記錄的卻是滿滿的青春記憶,有感動,有歡笑,有淚水…
陳尋能學(xué)能玩兒,趙燁調(diào)皮搗蛋,喬燃安靜內(nèi)斂,可是友誼就是這么不講道理,你也不知道自己會和誰成為朋友,有的人是一見如故,有的人是一看就討厭,有的人是不打不相識,他們?nèi)齻€和方茴,嘉茉就是不打不相識吧!
大家因為認為是方茴告了密,一起孤立她,欺負她,但是當(dāng)她拒絕老師的問題去代替大家受罰跑操場時,大家都相信她了,也感到愧疚,五個人一起跑操場成為好朋友。年少時,喜歡和討厭的界線那么分明,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可以因為認為你背叛了大家就排擠欺負你討厭你卻也可以承認錯誤認真的道歉立刻成為好朋友。
陳尋喜歡方茴,他給她寫紙條表白,打電話問她,在黑板寫“方茴喜歡陳尋”來逼她,喬燃也喜歡,可是他那么膽小,他不說,看著陳尋喜歡她,又毫不猶豫的讓給陳尋,自己默默守護$#
五瓣的丁香少見,五瓣丁香般的人更是極少的,少到稍微不珍惜就會瀕臨滅絕,稍微不留意就會枯萎。
朋友推薦下看了匆匆那年的同名電視劇,一共16集,這種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在如今80后懷舊的主題下甚囂塵上,我是90后的身,80后的心,70后的臉,沾了點邊,亦沒有免俗。
主角五人,二女三男,隱射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不均的社會現(xiàn)實,“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不過來的社會矛盾必將在日益發(fā)展的劇情中越發(fā)凸顯出來,第一集結(jié)尾的時候我就意識到這點了,我以為注定有一個人悲劇,沒想到編劇棋高一著,讓三個人悲劇——也是——多數(shù)人的悲劇那才叫悲劇。片中5是個重要的數(shù)字,編劇也是深得三國演義的真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短短16集的內(nèi)容的里,分分合合的故事上演多次,五個人,多一個不行,少一個也不行,這或多或少的加減法,造就了數(shù)不清的誤會、感動、沖突、融合。
再說人物,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兩位女主,正體現(xiàn)了這張弛有道。嘉茉動如脫兔,方茴靜如處子;一個是茉莉,一個是丁香,少了誰,這戲都沒法演
看見楊王力這張臉是一個記不住名字的電視劇,熟悉是在大丈夫演姐弟戀的時候,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是今天看了匆匆那年。事先聲明,僅僅兩集,但是感覺不錯。
如果自己一個人或是想念什么的時候,也許會更有感。
實話,最開始的內(nèi)心獨白,31歲的男主并不吸引我,因為太多的開場都是這樣的獨白,貌似自己最憂愁最無奈最混亂又最有世界觀,所以只是直接看下去。
陷入回憶。
高中生,其實那更像初中的我。學(xué)老師的口音,數(shù)老師的口頭禪,為了灌籃高手而瘋狂,還珠格格陪伴的夏天,畫黑板報評分,籃球和被籃球砸中而來的帥哥,所有的所有都是一樣的。
校服難看么,你卻再也穿不了了。
那個年齡你有權(quán)利穿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那個年齡學(xué)校也有權(quán)利讓你穿上這樣一種一年四季都如一的丑校服,頂多天熱的時候再換套薄的?,F(xiàn)在想想其實這樣不也好,至少青春,沒有畫個滿臉花滿世界的走。
因為青春真好,根本不用你去裝飾。
初中時,我的歷史老師有個口頭禪是~啊~,而我呢,在紙上畫正字查這些~a~的數(shù)量,而我們的歷史老師正是一如劇中的反應(yīng)
【匆匆那年】一場青春的盛宴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