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真的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丶乙院?,總也忘不掉那些在海灘上看火箭發(fā)射的人們,以及那個迷人的1969年夏天。有的人也許是太期待了,在海灘上過了一夜,不修邊幅地躺在汽車上,頭發(fā)亂糟糟的。但大多數(shù)人也許只是在佛羅里達度假,順帶看個熱鬧,這我不知道。只是,我從他們的眼中、照相機中、望遠鏡中看到了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心與探索欲。親眼目睹火箭發(fā)射的小孩心中也許留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記。代表人類頂尖智慧的頭腦擠滿了火箭發(fā)射中心,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從他們無名指上戴著的戒指來看,許多都已結婚了
#紀錄片 登月 真實素材 嚴謹 精確 純干貨 無冗余 日常幽默#
24th SIFF IMAX展映場
影片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本身,就是在致敬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
極簡,但信息量巨大。
內容方面,在海量素材的支撐下,主創(chuàng)直接讓畫面和錄音資料敘事,看似簡單粗糙,實則精巧奢侈。每個任務的關鍵節(jié)點,包括點火、升空、脫落、點火、對接、降落等,幾乎都有對應的紀實視頻畫面素材,音頻實錄素材更是無死角地覆蓋著任務全程。原始素材之外,在需要展示飛行器模擬運行軌道的時候,主創(chuàng)采用了黑白二維動畫
半個世紀前的1969年7月,人類第一次踏上那塊土地,那塊不屬于地球的土地——月球。
當尼爾·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艙舷梯,第一次踏上月球時,說出了上面那句,全人類人盡皆知的話。
《阿波羅11號》是一部記錄這次事件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沒有旁白的紀錄片,只有連續(xù)時間線上,一個個記錄下來的畫面和聲音。
嗯,聽起來有些無聊的一部片子。
看這部聽起來有些無聊的電影時,一個小小的火花在心底閃現(xiàn)。隨著影片漸入佳境,一種叫熱血沸騰的感覺充滿我的身軀。
想到了,中國航天人的不容易。
在50年后的這一天看了這部紀錄片,感覺很有意義。
材料真的非常翔實。剪的很好,只是很想吐槽radio的信號和音質。
沒有太多撥人心弦的橋段,只追求史實的復原。若當作電影看頗顯冗長,但是紀錄片足夠好。最后那首音樂出來的時候,讓人足以安慰。
雖已過五十年,但有句話說的好。
江山留盛跡,我輩復登臨。
向未來進發(fā)吧!
That'sone small step forman.
One giant leapfor mankind.
---Neil Armstrong
美國紀錄片《阿波羅11號》
作品類型:紀錄片
主要演員:Neil Armstrong
故事概述:阿波羅11號登月實錄
上映時間:2019年3月1日在美國上映
作品獲獎一覽:
如此驚艷的紀錄片,不可多得,堪稱年度最佳。不多贅述,進入“登月時刻”。
寫在前面,觀影前展望。
1,有關登月作品,電影也好、文學也罷,看過不少,但能夠排得上號的,只有95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波羅13號》,其他皆是過眼云煙
【阿波羅11號】演技炸裂!全人類值得紀念的時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