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了解這部電影,是在2019年的平遙電影節(jié)上。在熱帶的雨天里,蔚藍色的背景下,兩個看不清面孔的身體緊緊擁抱著。說實話,第一眼就被海報吸引了。再加上了解到是敏感的師生戀題材,越發(fā)的想看。可惜當時時間上調配不開,直到今日,才有幸看到這部電影。
其實,30+的姐姐們還可以乘風破浪,或者只是少數(shù)人。因為大部分的女性,中年生活應該都是一地雞毛。
激情褪去的丈夫,孩子、老人,自身的色衰,工作的瓶頸......這些都是日常的每一天。
故事的女主姐小林老師,一句話來說
這是一部頗受矚目的2019年獨立華語電影,也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第二部長片。陳哲藝在2013年已憑借《爸媽不在家》嶄露頭角。很多人說這是一部有關老師和學生不倫的片子,倒也沒錯,不過這種把女主角阿玲置于被道德拷問的境地的現(xiàn)實反映,正是影片中的現(xiàn)實。
由此可見,導演對華人社會的把握還是相當透徹。
片子英文名wet season,我倒是覺得比“熱帶雨”更貼切,wet是整片雨的色調,season揭示了雨綿延的廣度和范圍,也暗含了周期性的宿命。這樣一部比較成功的寫實電影
空間關系的變化預示著人物關系的變化。
電影中人物關系的表達有很多種方法,因為電影很大一部分是用眼睛來看的,所以視覺語言是電影敘事的重要手段之一。能用畫面講清楚的事就不用對白來贅述,更不應該用對白代替畫面的敘述功能,即使聲音也是電影敘述手段的一種,但這部分理論上講不包含對白。好電影的評判大致來源于此。
我們今天來看電影《熱帶雨》,《熱帶雨》之所以優(yōu)秀,就是在視聽語言方面有著很精準的運用。電影講述了一個身處各種困境的中文女教師和自己的男學生發(fā)生了一段不合時宜的感情。
《熱帶雨》雨一直下,新加坡一位中年女教師的陰翳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