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濟南的最高氣溫有36℃,感覺渾身上下都是粘膩的汗水,空氣都是熱的。這樣的時候,我買了一份熱氣騰騰的面,想著既然這么熱,那還是看點清涼的吧。于是才打開了這部系列第二部的電影。
在看夏秋篇的時候,覺得這電影簡直是言過其實啊,雖然景色很美、生活很悠閑、能給人一種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自在,但也沒有網(wǎng)評的那樣離譜吧……說實話我雖然喜歡慢悠悠的生活,卻一點也不向往田園生活??赡苁且驗檫@樣才覺得它戳不到我吧……但是看到第二部的時候,情況卻變得有點奇妙了。
媽媽在幾年前的突然離家,讓她很早就掌握了照顧自己的能力。在合適的時節(jié)烹制適合的食物,遠離城市的小市嘗試換個環(huán)境努力生活。然而,她發(fā)現(xiàn),原來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們一輩子都在為生活辛勤地努力著,而自己的內(nèi)心實則在逃避外面世界所帶來的艱辛。
青梅竹馬、閨蜜、郵遞員大叔、鄰居阿婆……每個人都在勇敢地面對未知的生活,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但大家堅強的內(nèi)心都是相同的。小市決定回到城市。
幾年后,小市帶著男友再次回到鄉(xiāng)村,看到這里的一切也在和她一同成長著,但是生活中的溫暖與愛始終沒有改變過。
如果說夏秋篇注重描寫綠野自然,那冬春篇就會對文化更加側(cè)重,或許,在這兩個季節(jié),本身就是植物動物蟄伏待生的時段。
有小愛情,小友情,小親情,小心情,小感悟。
有時換種角度思考問題,所有的事情都要看好時機啊,努力用幌子遮掩一切,是努力,還是逃避,這是一個問題,暴風(fēng)雨和晴天交替而至,天空被烏云和藍天一分為二,就像那最初的左右分層蛋糕,一半是這樣,一半?yún)s是完全不同的。
納豆糯米,過去與現(xiàn)在總是有種熟悉卻完全不同的感覺,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陳釀中化為一種可以被更加理解的味道。
認真對待,并享受其中。
雖然自己來自于農(nóng)村,最熟悉那片田野,春夏秋冬播種收獲也親身經(jīng)歷過,但和電影中那種享受自然饋贈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其實做任何事好像都是這樣,帶著感恩的心去認真對待。日本的電影詮釋了我們每天呼喊的那句口號"匠心精神",其實不用喊出來,它就藏在你每一天的每一個選擇和行動中。沒有人去評判你做的好不好,只有你能感受到內(nèi)心的充盈。
實話說,我是看到這么高評分才去看的《小森林》四季兩部曲,看完過后還想才看第二遍、第三遍……真的是一部佳作。你的眼睛看的是屏幕,但是你的腦海中能浮現(xiàn)整個蔥郁的“森林”,靜,一個字,很平靜,仿佛置身其中,沒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浮躁。有人說,整部片子都在講做吃的,可以叫作“舌尖上的日本”。我表示在敬畏自然、感恩自然這方面,日本人做得好到可以打我們國人的臉!一部單車,一曲對美麗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感恩,隨著四季的變換,有著種種應(yīng)季的看得見聞得到吃得著的美食……可以說吧,這就該是最好的、最合適的、最無限美好的農(nóng)村日子。
小森林 冬春篇:森淳一創(chuàng)作,小森擁有四季,食物也變得美麗。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