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真就成為了一個時代,他們也老了。但我不予差評。有人說爛片,有人說過度消費情懷。也許根本就沒人為了名和利。也許只是為了致敬一個時代致敬一些人和事。甚至是想,在有限之年做還想做的事。就像八十歲了依舊想穿花裙子一樣,不料一群年輕又漂亮的妹妹卻在笑話和指點松弛的肉和臉上的皺紋。
亦或是,就是為了名利吧。但投資者,一定不是傻子。
你很難不去支持任賢齊演反派,這個十年前在臺北小巨蛋開演唱會都坐不滿的過氣明星(朋友語)已經(jīng)55歲高齡了,從世紀(jì)初的《大事件》的,再到17年《沉默的證人》,以及《樹大招風(fēng)》中的世紀(jì)賊王葉國歡,他已經(jīng)3次扮演悍匪,那種在正邪中肆意切換的人格表象,甚至讓他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演的提名。本片中他繼續(xù)將這種1/2的人格貫徹到底,那種一眼就被看穿的菜鳥臥底,以及后期你真心確信的“黑化”,真心值得一座小金人的褒揚。本片是一部落于“俗套”但又“出套”的舊時代電影
打兩顆并不是作為觀眾的苛刻,反而是對港片的鼓勵和期待!
【劇透預(yù)警】
我還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爛片都搶先看~
2022年的第一個影評就獻給《邊緣行者》吧,看在首個影評的份上,免費贈送兩顆星。
影片的背景設(shè)定在1997年回歸前夕,一個時代的終結(jié)往往意味著社會內(nèi)部的激蕩變革。新日的曙光照亮之前,舊日的恩怨亟需在夜色掩蓋下隱藏、掩埋。
回歸之前,港地社團林立,多方勢力在社會各界滲透、糾葛。
以林耀昌為首的“社團”勢力龐大,作為老大的林耀昌一心想金盆洗手,將社團合法化。
沒搞懂豆瓣5.1分幾個意思,可能任賢齊從頭到尾都沒有港味吧,給人的觀感就是正宗臺灣人在養(yǎng)香港人。
不過這已經(jīng)是近年來最好的一部港片,雖然沒《大佛普拉斯》那么赤裸裸的絕望,但依然很透徹地展示了在回歸前香港社會的陰暗面,在英政府指定的殖民規(guī)則框架內(nèi)永遠(yuǎn)無法伸張正義,只有出現(xiàn)阿駱這種現(xiàn)實中不可能存在的角色才能打破黑暗規(guī)則,反證回歸前香港根本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正義…
這部最討喜的地方是他并非傳統(tǒng)社團片,講的是社會而不是社團。沒有那種傳統(tǒng)社團片子里的陰險老大
《邊緣行者》像是香港警匪電影的一曲挽歌。
《無間道》的警匪臥底,《黑社會》的話事人爭奪,《古惑仔》的夜場火并,常規(guī)的飛車追逐和碼頭交易一樣不缺,匕首刺透手掌,混凝土澆沒人體,都是早已看過的套路。任賢齊模仿梁朝偉的邊緣身份,方中信與劉德華一樣拿著檔案袋拍打大腿,然后又成為辨別身份的重要線索。
加上英國佬反派,草率的情節(jié)銜接、劇情反轉(zhuǎn)與配角們明顯不在狀態(tài)的表演,還有一把尬彈的吉他,以及不知道有何作用的林嘉欣與咖啡館,似乎都在提醒我們,港片還在這里,警匪套路還在這里
看不下去了。
香港的黑社會片子,確實跑不出套路了,劇情沒有新意,新老交替的矛盾,臥底與黑警的爭斗,處處都是熟悉的味道。
場面看似宏大,細(xì)節(jié)處理卻十分差勁,每一場追蹤與打斗的戲都讓我覺得尷尬和出戲,老演員身體節(jié)奏跟不上,還要耍帥,屬實不容易。
也就陣容讓人驚嘆,除此之外毫無亮點。
“邊緣行者”沒有特點的懸疑片 嚴(yán)重透支港片情懷的一大爛作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