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是科幻作品中的一大門類,與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科幻不同,反烏托邦是對社會文化制度展開的想象,講述的是“黑暗未來”。在全球近20年來的所有影視、文學作品中,論世界觀、文本價值和社會意義,最出色的反烏托邦經典就是《使女的故事》?!妒古墓适隆吩Q生在1984年的德國,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冷戰(zhàn)的高壓氛圍中寫下這部力作
劇版《使女的故事》于2017年播出,當時正值特朗普上臺,美國的保守勢力極力推動反墮胎法案,所以劇作一經推出就成為現(xiàn)象級作品
2023年了,我為如今居然能看到《使女的故事》這樣的作品而感到震驚和感動,多么好的一部諷刺意味拉滿的反烏托邦劇啊。去年暑假看完了前四季,時至今日仍然后勁不斷,偶然發(fā)現(xiàn)居然更完了第五部,抓緊時間看完了,一秒都不舍得挪動進度條,每一句臺詞都充滿力度,角色的每一個表情都諷刺至極。
手上早早就準備好了原著,但是因為看完了劇感到深深的震撼而遲遲不敢翻開原著,都說電視劇會美化文字,所以更加不敢翻看原著,是不敢,是痛心,是無奈……今年不出意外的話第六季(最終季)也要播出了
第八集,心酸感動。
我們何嘗不是在一個大的圍墻內呢?
大主教提到香港,一國兩制的時候真的破防了。
之前一直覺得june太偏心大女兒了,小女兒在身邊就不想著了。外加演漢娜的小演員不討喜,但是想想她在那個極權國家,小小年紀就要做新娘,真的是令父母挖心般的疼痛吧。
june真的是一個很堅強的好媽媽,為了女兒可以做任何事。目測,美國流亡政府的軍事行動會失敗,june會帶著孩子回到那個新區(qū)域。
不知道該怎么開始,便想到哪里就寫哪里吧。
在這個疫情期間,第一次身邊切切實實認識的人也感染了新冠,我一直自詡為共情能力很強的人,但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當那粒時代的灰塵不切切實實地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你永遠感受不到那?;覊m的重量。
同理,無論一個男性多么自詡為女性的好友,懂得女性的處境,他也不可能真實做到感同身受。
我想感同身受的前提是階級的相同。因為男性沒有身處于女性環(huán)境,他無法理解為什么女性點外賣名字要偽裝,走夜路會害怕,身后跟一個人會感到恐懼
這一季前五集好水的劇情,拖來拖去的,球球趕緊完結吧
第六集,劇情開始好起來了,雖然情節(jié)走向在我的意料之中。
第七集,實在是磕不下去一些女同性恨,因為Serena本質就是個自私的精致利己主義者,她不配得到幸福!
第八集,“這里是基列國,她們以后都得結婚的。”跟現(xiàn)實接軌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生活。
我一直沒看錯June,她還是那么的清醒強大,哈哈哈,女主說沒原諒Serena,她倆從來不是朋友,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的時候,爽到我了,估計女主也很爽,我看到女主嘴角忍不住笑了,爽翻了。
使女的故事 第五季:經典的劇情片 關于每集的reaction(主要為第五集以后的劇情)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