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一定年齡就不再聽新歌看新劇讀新書了,而我現(xiàn)在正是這種感受日漸明顯的年紀
我愛我家的臺詞至今無人能超越更沒有任何可比性,一騎絕塵,一枝獨秀。
聽著原生哪怕吃飯都是香的。
以至于十幾年的影響下說話風格諷刺犀利幽默可愛全都遺傳至此。
一直看
就好像爸媽永遠三十多
我永遠沐浴在90年代的開放大潮
情景喜劇,演的都是些小市民天天可以能夠發(fā)生的事,但又因為需要劇情效果,又在生活的基礎(chǔ)上需要不太那么的夸張一下,但卻能夠給人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但同樣一些裝過頭的(我覺得愛情公寓就是)或者太想搞笑料但笑點實在太低的情景喜?。ㄑ胍暯?jīng)或者某些地方臺播的那些不知名的包括愛情公寓)或者我覺得文化背景實在太大的一些(美劇 老友記)都給我一種,一幫人沒事走來走去,不知道干什么,特sb的感覺。。。。。。
《我愛我家》 120集當然沒有全看,偶爾電視放的時候看看,覺得總體還行,但上面那些毛病,多少還是有一些的,我覺得情景喜劇都有。。
總體來說《我愛我家》,還是在那個年代還是不錯的。。。
無論從演員的陣容豪華程度還是思想深度,片頭片尾,插曲都是難以超越的。特別提一下編劇梁左,這位大師思想深度一般人達不到,各種zz隱喻,對社會現(xiàn)象都有獨到的認識。其中的演員還活躍在影視圈成為中流砥柱。80后確實幸運,在那個年代可以看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電影電視劇,以后的孩子還會這么幸運嗎?老付一家的變化反映了社會環(huán)境的變革
按:人說“不悔少作”,這大概是不可能的。本科時候(大約06、07年之間)寫了這篇小文,因此結(jié)下很多同好之誼。后來讀了點馬列政經(jīng)、女權(quán)主義、共和國史,回過頭再看此片,作品和自己的分析,都難免問題多多。今次又厚臉皮貼出來,只是想提醒自己,多年前的愿望還沒實現(xiàn),希望終能有一天,寫一本書,關(guān)于后革命時代的文化記憶,關(guān)于后進曲藝青年成長史,關(guān)于那些無法被概念和理論框住的經(jīng)驗人生。
----------------------
一直都想寫寫《我愛我家》。
1994年首播的時候,我家正搬家,兵荒馬亂的年月,我不曾坐下來仔細看過那部據(jù)說當時很火的情景喜劇。過了幾年,開始流行VCD,我有一個同學說他們家買了整套的《我愛我家》,每天吃飯的時候全家人看得笑出淚來。我那同學的父親是位研究魏晉南北朝的大學問家,居然也喜歡《我家》這樣的“胡侃加臭貧”,著實讓我納悶。我還有個同學的爸爸是教馬列思想史的,他看罷的評價是,這幫編劇應該統(tǒng)統(tǒng)拉出去槍斃了!我不知道他如此苦大仇深,是因為曾經(jīng)笑破了肚子,笑顫了肝兒,還是由于氣傷了黨風,氣壞了胃。多年以后
《為一句無聲的諾言》這個旋律一直這么多年....
可惜少有人推薦....
=========================================
(歌詞截取)
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
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講完
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
當明天成為昨天 昨天成為記憶的片段
內(nèi)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
剝掉那些俏皮話,它的內(nèi)容絕對不是合家歡的。它暴露了多少隱藏在嘻笑下的丑惡于與自私,展示了多少不能正兒八經(jīng)宣諸于口的欲望啊。有那么些集數(shù),劇本制造的根本不是家庭矛盾笑料,而是真實的噩夢。
大概在三十集以前,劇本都還是溫情,有始有終,有的地方也許荒謬但是也并非不合適。到了志新和表妹談戀愛那集就開始讓人感覺話題有點嚴肅笑不起來了,因為志新的失落和怨念是很真實的,絕對不會因為臨別的一個擁抱,幾句開導就可以釋懷。按照真實的邏輯發(fā)展下去,劇情肯定無法成為一個喜劇,所以編劇寫到這也就算完了。
而志國情書那集的外遇問題則在插科打諢之間變得很怪誕,最后劉威的介入讓結(jié)尾變成完全的一個偵探劇結(jié)尾。他把事件解釋成一個雙方都有動機實施的陰謀,在夫妻雙方心中布下芥蒂與更嚴重的不信任卻認為自己解決了這一感情問題,看得我倍感糾結(jié)。
宋丹丹在連續(xù)幾集里成為了大殺器。走穴那集散盡家財還不思悔改已經(jīng)讓家庭氣氛夠讓人不舒服了,死去活來才是真正的傷害。由于相信自己馬上要死,她毫不猶豫地傷害了身邊的所有人
我愛我家:最值得敬佩的一位情景喜劇導演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