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不怕舊,最緊要受~
編劇連名字都懶得改,“楚帆”。一上來就知道是電視版《新難兄難弟》啦。這不就是光明正大搬橋過來咯。其實,橋段嘛,來來回回那些個,關(guān)鍵能否來點新意思。
兩個Tony 梁。梁家輝+梁朝偉。再加個扮梁朝偉阿媽的劉嘉玲,現(xiàn)在看這個卡斯,足夠讓你O嘴的啦。一樣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大梁就走重義氣的江湖味,陳錦鴻就走戇直feel。陳生同款的人物實在不勝枚舉,較近的可參見《大冬瓜》。反倒是吳卓羲,比起以前的莽撞少年,這次表情多多,生動了好多。不知是不是被派到大陸放羊后歷練的結(jié)果呢??傊妓闶怯行⌒◇@喜啦。
其實,這套小成本劇能出彩,多多少少都要歸功于那幾個綠葉,真的搶了主角鏡。姜大衛(wèi)的高山泉猥瑣、市儈,gigi姐的包租婆潑辣貪小利入型入格。吳家樂的拾義少真的感動到我,祥仔個句“最憎。。?!蓖r到絕。
我一直都覺得胡杏杏不屬于有天賦的演員,甚至是屬于至今都尚未開竅的那種。以她本人性格,做叛逆的問題少女這類型的再適合不過,可TBB最喜歡派給她些要么天真爛漫要么大好人要么苦大仇深的角色
有幸參觀過TVB的民初街,一眼就發(fā)現(xiàn)《巴不得爸爸》的場景大多取景于民初街,也奠定了它只是一部小製作的事實。巴不得的播出時間在臺慶之後的炮灰檔期,宣傳活動安排在在上環(huán)的餐館,都反映了劇集的低調(diào)。
但無論是小製作還是炮灰檔期,都阻擋不了我對它的喜愛。
感動
阿慈不明白楚帆為何對所有人都那麼好,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如何苛刻。但當回到60年代後,卻發(fā)現(xiàn)父親對一個外人卻如此關(guān)心。在2008年那個自私自利、凡事向錢看的楚辭,到了60年代會背著他的爸爸,說“He isn't heavy. He is my Father”
牛精榮是那樣的疼愛寶寶,卻為了寶寶的前途放棄了女兒的撫養(yǎng)權(quán),讓寶寶與媽媽團聚。40年後,牛精榮看到兒時的寶寶情不自禁卻發(fā)現(xiàn)認錯?!斑硎棺x三間大學都知,咁多年過去,寶寶又點會咁細個”,在牛精榮心中,細個的寶寶還是那個可愛、美好,未長大的樣子,而自己40年來都未停止過對寶寶的思念。
阿慈提早兩日回到2008,去拜見肥婆蘭的墳墓。以前沒有的感情,在經(jīng)歷60年代的共同生活,也變得深厚。
搞笑
挺好看的,比宮心計,富貴們,巾幗梟雄都好看,老是豪門爭斗,宮廷爭寵,都煩死了,巴不得爸爸輕松幽默,讓人笑不停,集集好看,不想那個錯過一點都,喜歡陳錦鴻,好喜歡他,好帥,演技好好。
雖然這部劇的陣容和笑點都是值得一看的,但是最大的槽點應(yīng)該就是編劇了。
本劇故事線過于混亂,編劇大構(gòu)思是想讓陳錦鴻飾演的楚帆不斷給身邊的人洗腦“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作為主線,然后吳卓羲飾演的楚慈由不理解到穿越到60年代之后,經(jīng)歷過一系列事情之后,終于有了“人情味”。但是中間好多的劇情并沒有完全體現(xiàn)這一點,編劇想寫群戲,但是功力不行,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眲〖M行的中間的時候,如果不是楚慈拿出手機,已經(jīng)忘記他穿越的事實。
港劇好像離不開吃,不論是刑偵還是都市劇總少不了一家人吃飯的場景,一家人團團圍坐你一言我一語,看的倍感親切,生活的煙火氣也正是由此而來,家常里短的感覺一下子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港劇的原因之一。
阿茲父子擺攤賣云吞,芬女兩母女賣的是炒河粉,斗氣冤家分租芬女家的房子,做生意時式如水火 確能一起坐下來吃大茶飯的蔥油雞
第一集 油條白粥
男主楚慈的爸爸早上起來端著準備好的飯菜到桌上,早餐很簡單白粥和油條 但是看起來備感誘人,簡簡單的才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
【巴不得爸爸...】電視劇版的新難兄難弟吧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