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謀殺只不過是在重演母親所經(jīng)歷的創(chuàng)傷,都是受害者。。。
更像一步心理學(xué)電影
祖父母的自殺——母親年幼被奸——生下我——我卻一直以為母親是鄰家收養(yǎng)我的姐姐——直到某一天母親告訴我真相。。。
自殺,強奸,孤兒,戀母,分裂,報復(fù),謊言。。。
真像讓人淚流滿面。。。
彭氏兄弟的真名是彭順和彭發(fā)。1965年在香港出生,彭順是哥哥,彭發(fā)是弟弟。代表作品有《無聲火》,《見鬼》系列,《鬼域》等,大都以泰國為背景。彭順的最新作品是《B+偵探》,彭發(fā)最新作品是《索命童話》。都將在今年上映。
狐:《B+偵探》從片名看應(yīng)該是《C+偵探》的升級版,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升級?
彭:首先是投資大了一點,然后是故事。觀眾要從第一分鐘一定要用腦子去看,用心去看這部電影才明白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我這次不是要觀眾去猜哪一個是兇手,我要說的是一個兇手背后的一個故事。觀眾要想,為什么人會殺人呢?我什么人有仇恨?所以這個故事在腳本里面比較用了一些功夫。
狐:上次郭富城的角色是破別人的案子,但是其實這個角色也有父母的血案,這次是尋找殺自己父母的兇手嗎?
彭:不是,這次還沒有?!禕+偵探》之后就是《A+偵探》,才會講他的父母的案。
狐:你和弟弟彭發(fā)導(dǎo)演是拍鬼片起家的,近兩年選擇了別的題材,是因為市場問題,還是是因為內(nèi)地的審查制度?
彭:審查制度這個是其中一個原因
童年的家輝是個不幸的孤兒,媽媽因為父親的外遇殺死了他然后自殺,家輝和姐姐相依為命,而姐姐有了男朋友,家輝害怕失去唯一的親人而焦慮不安,想扮演姐姐的愛人,還想戳死企圖搶走姐姐的人,同時家輝利用錄音機與幻想的父親對話,試圖感受一點親情,從中得到慰藉。
姐姐透露的真相徹底擊潰了家輝,幻想中的父親原來是強奸犯,唯一的親人姐姐是個撒謊者;幼年的痛苦經(jīng)歷使家輝形成了分離型人格障礙,多重人格趨向整合,成年后的家輝為了解脫,踏上了消除各種人格的不歸路,母親的人格殺死了45歲的單身漢(代表父親)然后留下遺書表示同歸于盡,代表母親人格的消失,以成年家輝的人格殺死了代表父親人格的高利貸者,父親人格也被消滅,以幼時家輝的人格殺死了琪琪姐(代表愛撒謊的姐姐的人格),殺死琪琪姐有著確鑿的目擊證人,那一朵插在舌頭上的玫瑰花,代表著兒童家輝仍然愛著不說謊的姐姐。
至此,家輝消滅了父親、母親和姐姐的人格,他的多重人格只剩下了童年家輝和他自己,這時候,阿探也找到了錄音帶,發(fā)現(xiàn)家輝的目標(biāo)是2+2,和前面的發(fā)展吻合
“B+偵探”不忍直視的犯罪片 有點懸疑,有點不解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