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微博上看到別人的推薦
今天才看的這部電影
最大的亮點就是
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背景是2004年印度洋海嘯
故事很平凡
在各種災難大片前
這部片子的災難程度
未免太寫實了一點
故事也很不平凡
因為里面的巧合
似乎不是簡單的巧合
而是生命的根源
永遠也不要忘記
在最關鍵的時候
也要考慮別人
永遠也不要忘記
生命如此脆弱
又如此頑強
值得我們好好對待自己
《海嘯奇跡》與《唐山大地震》有異曲同工之處。影片都是建立在災難爆發(fā)、親人離散、奮力尋找、直到烏云散盡大團圓的結構之上。不同的是《海嘯奇跡》的時間跨度沒有后者那般延展,而是將分散到團聚的主線濃縮在特定的海嘯發(fā)生前后的具體時間點內,這無形中就考驗了導演對電影整體掌控的能力,要在最有限的時間、空間里展現(xiàn)更豐富、更精準的劇情脈絡和內容,這更要技高一籌。
拍恐怖片出身的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做得很好,洪波涌起、生靈涂炭,劫后余生,煽情催淚,動靜平分秋色,以天災來襲開頭,以對抗災難結尾,前后呼應,畫龍點睛??蓛热葸^于密集,也造成了支線劇情發(fā)展混雜,劇情銜接不自然,交叉蒙太奇的表現(xiàn)手法將片中人物的戲份打得過于分散,導致差強人意少點力道。
值得一提的是,《海嘯奇跡》的藝術價值觀與國產同類電影有著極大不同。影片并沒有將重點放在靠誰營救上,靠國家靠政府,靠國際救援?都沒有。人自救,人施救,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在面臨天災前,排除各種隔閡障礙,互幫互助,表現(xiàn)了人性在危難面前的偉大
這部電影是無意間看到了,很震撼!
從開頭一家人聚在一起溫馨的畫面揭幕,那種歡樂我相信誰也不會想到卻是為之后的悲劇作的反襯鋪墊。故事發(fā)生在2004年圣誕節(jié)前夕,瑪麗亞和丈夫亨利帶著三個兒子,一起來到美麗的泰國海濱,準備在這里度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jié)。不料,就在圣誕節(jié)前一天,海嘯突然襲來。因為沒有一點預兆,一家人和很多游客一樣,瞬間被巨浪沖散:受重傷的瑪麗亞與12歲的大兒子盧卡斯結伴逃離災難現(xiàn)場,而亨利卻并不知情,帶著兩個小兒子仍在廢墟里奔波尋找……
比起美國大片,這部劇優(yōu)勝許多。
單從感觀上來說,在海嘯來臨前,影片用家庭出游自拍DV呈現(xiàn),表現(xiàn)出度假的愉悅,毫無防備預兆,無辜的感覺而海嘯襲擊后,對于水底聲效的處理,像紀錄片感覺非常真實。
如許多影評所述,感情暴點填滿了全劇(從小朋友的角度去觀察災后的殘忍場面, 家人失散分離,對于死亡的畏懼,對于可能痛失親人的恐懼,傷痛,小朋友顫抖的肩膀)以至于結尾家人重逢的時刻難以將情感明顯推得更高,但這是因為本來前述的這些真實場景是不應為鋪陳結局而能夠忽略的事實。至于歡樂結局,該故事本就是真實事件改編,本來就是無可厚非的。災難片將這樣的故事呈現(xiàn)出來,也不只想要虐人淚下,也是想告訴觀影的看官們在患難之際也應該努力求生,也許奇跡就會出現(xiàn),很多時候生死也就是在你的一念之差。
作為一部災難片,這部電影集合了所有我不喜歡的因素。大團圓的結局,主角一家完好無損。小孩語言的成人化,所有的臺詞都是莫名其妙的成人化,都是說爸爸,媽媽,我需要你。聽到小孩的哭聲時,竟然不是成人選擇放棄,而是小男孩選擇放棄,最后在母親的不理智下,小孩都獲救了。
為了讓別人難受,故意做出虐心的戲劇出來,讓母親被重物撞的半死,竟然又活了,你沒看錯。小腿骨頭已經出來了,竟然還可以走路。這不是什么問題。當碰到當?shù)厝艘@救時,當?shù)厝司谷徊皇潜持莻€母親,而是拖著,沒任何問題,她的腿已經只剩下骨頭了,那些當?shù)厝诉€是在拖著她,我不知道當?shù)厝撕瓦@個老外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要拖在地上走,難道僅僅是導演讓我們看這個母親有多慘嗎。然后到了醫(yī)院,小孩子莫名其妙開始幫很多人找親人,我?guī)缀跻詾檫@就是奇跡了,這就是要幫助別人的節(jié)奏了,可是,導演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導演做不到的,導演總算讓小男孩找到了一個人的親人,讓我們溫情了一下,接著小男孩就不再愿意幫任何人找親人了。接著小男孩竟然他媽的找不到媽媽了
看了真是觸目驚心,影片所能展現(xiàn)的也就是冰山的一角吧,真正深處災難的人們的苦痛我們無從體會。
僅僅就影片所展示的場景就給人巨大的震撼,深思到底我們可以做點什么來避免這樣的災難?
故事是要展示一家人的不拋棄,不放棄,受時長所限吧,沒能更加體會到他們的特殊,演員的表現(xiàn)也是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出彩的地方,我想也許這恰好展現(xiàn)了災難的無情。這一家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家,起碼一家人最終都團聚在一起,這次驚天巨嘯中,更多人都比他們不幸,和爸爸一起尋找的那個人也許就是如此,媽媽在水中掙扎時身邊漂浮的尸體也是某個人的親人。他們在這次的災難中的經歷就是很普通,無數(shù)人都和他們一樣的經歷,在悲重的災難背景下,他們就是很渺小,很不起眼。
拍攝這樣的影片的目的何在?在看影片中我一直在想,怎樣的呈現(xiàn)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僅僅還原場景,向觀眾展示到底有多慘就可以了嗎?我想更多的時候可能在于教育意義和紀念意義,紀念意義是達到了,更應該挖掘的是教育意義,不要讓災難重演。此是天災,有沒有人禍的因素在里面?我很好奇。
“海嘯奇跡”震撼!一陣狂濤之后,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