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賴以生存的現(xiàn)代文明,如果有一天毀滅了,人類是否還能像“農(nóng)耕時代”一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呢?處于高速發(fā)達社會的治下,越來越多的人麻痹偽裝自己,迷失本性,如果有一天網(wǎng)絡消失了,人類是否還能回歸原始的社交,面對面傾吐心聲呢?被平等、民主、自由主義教導的人類,當世界面臨崩潰,能不能回到那個大配給時代,實行集體制,吃大鍋飯呢?
先友情提醒,別被海報騙了,這不是一部孤膽英雄單槍匹馬拯救女兒的世界末日電影,影片很巧妙的為想要講述的故事設置了一個末日的背景世界,而鏡頭的焦點則是7個正在進行同學會的人。作為支線的末日情節(jié)很好的起到了幫襯作用,在類似于舞臺劇結(jié)構(gòu)的劇本里,他們似友似敵,在現(xiàn)代文明被摧毀的前提下,在山區(qū)聚會如同避世,回歸于原始社交,與所謂的配給制對抗,不得已開始“農(nóng)耕”,都是為了生存這個最初始的欲望。
7個人,代表現(xiàn)代文明下的各色人群,有隱士,有享樂者,有無憂無慮者,有追逐夢想者,有無病呻吟者,有優(yōu)柔寡斷者,有偽裝自己者,有現(xiàn)實主義者,在導演編排的類似寓言故事場景里
不是專業(yè)影評人,只抒發(fā)個人感慨不代表本片真實含義。作為外國人,我們不了解美國不了解歐洲的社會體制下民眾的想法,限于個人知識范疇,不是每個國家的民眾都會對自己國家的社會體制隨隨便便能夠侃侃而談抒發(fā)個人感情,你跟美國人說:嘿,美國還有未來嗎?這是什么總統(tǒng),他們會談笑風生從不芥蒂諸如此類問題,甚至會跟你一起罵我們的政府有多爛,可是你跟爾羅斯德國人談這類事情他們不會高興的。
作為歐洲各國的代表性國家,美國有著相對寬泛的民主。但是從片中來看,顯然會有部分民眾有意見,這并不算激進,就跟中國有激進分子一樣,任何形式的政府或淺顯些說,恰如一個班級的班長,不會讓每個同學都喜歡他的。但本片大概代表了大部分美國民眾的潛藏沖動。
片中隱喻較多,不是本土人大概只能靠自己知識面去理解這部電影,限于本人的知識面較窄,我只能看懂其中部分的隱喻,其中那位被老鼠夾夾住的男人和片中的唯一以為孩子代表了一個層次,理想社會和倡導者。用一個孩子來演繹,單表了理想社會的美好,單純,不成熟和真實
【世界再見】毫無創(chuàng)意的劇情片 莫名其妙的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