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厄運和疾病這種命運里的大起大落是從不會摧毀愛情的。
全劇始終表達的主旨是,當感情遭遇生死離別,是否還會永存。處理手法用以下幾處的線索串聯:
1.院長的回憶中,亡故妻子曾經與子萱相同的病癥。
2.子萱在教堂里遇到的慈祥大媽講述的故事,在老伴去世后相信要好好走完人生旅途。
3.阿喵與父親的親情,終于在父親默默關懷下讓阿喵從仇恨中走出。
而最后,那些人都從絕望與悲傷中脫身,努力光芒萬丈的生活。
不過電影里一些人物情感的表達細節(jié)實在無法理解:
1.院長為表達絕望用馬克筆在醫(yī)院走廊燈上寫下的死囚之路的英文,居然成為了衛(wèi)生清理人員口中的一個傳說故事,放映到這里的時候有種看恐怖片的陰森感覺。
2.阿喵在生日時貼在墻上的畫被小男孩拿去折紙飛機,陳牧師翻遍垃圾桶為了找到這些畫。(為了為后面這個做鋪墊,前面還有一個教小男孩折紙飛機的橋段)。由此的父愛引到了后面的父女關系破冰,實在有些牽強。
3.全劇中子萱對萬豪的愛意表達全部用意大利面來連接,一直到最后萬豪與子萱特意介紹的“續(xù)弦”約會時子萱偷看的橋段
我是沖著馬浚偉看的,故事很浪漫,結構也很緊湊,只是我覺得要是拍成話劇的版本,那樣舞臺效果會更好,情感表達的會更真實,更貼切。故事讓我明白,親人的健康直接關乎你的幸福,生活就是和親人在一起,愛讓生活變得有意義。工作呢,再怎么換了也只是一個更大的房子。還有工作少了你,應照樣下去。親人失去了就不再。老婆下班,接上她去了那個做葡萄酒的地方,好浪漫極啦。
“下一站再愛你”粗制濫造!該拍成話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