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懷揣著作家的夢走到一個29歲無法釋懷的女人,那些在幼小心靈留下的烙印,那些無法擺脫的陰影,像枷鎖一樣讓她瘋狂,讓她自卑和放縱
遇到一個真正喜歡的,寫出100個原諒的理由,并找到真正的自己,未她的改變而欣慰
每一個文字都會是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抒發(fā)會讓自己平淡無奇的生活在回憶時多了一些調料
遇到,面對,解決。世間不同境遇因你的不同態(tài)度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少年的情感傷害,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有多大?
看看《書寫人生》(2015)吧。作家米蘭總是愛說“跟我說說你的生活”。15年后,他對已29歲的愛麗絲依舊這樣說。中年男人米蘭作為作家中的英才翹楚,倍受少女愛麗絲的父母抬舉,何況父親便是米蘭的出版經紀人。即便14歲的愛麗絲向母親傾訴受到了米蘭的情感傷害,他們還是視而不見,甚至極力為米蘭開脫,生怕女兒的控訴影響到他們之間的關系。愛麗絲也就只能自吞苦水,自我消化了。少女愛麗絲楚楚動人,清純,亮麗,還有著令人著迷的微笑。
從某個角度來說,每一個人都是由時間組成的,而這個「時間」,又是由不同的「相處關系」構成。與自己、與家人、與朋友與誰誰誰或者與工作相處,等等等等。你總會在與誰或何事相處。于是這無數個「相處」的片段,加總構成了我們完整的生命。
而我們的生命是否有價值感,便取決于這每一段「相處」是否有價值。
與錯誤的人與事相處,我們會感到自己的生命被浪費;與對的人與事相處,我們會感到生命是豐滿的。而對與錯,往往并不完全來自于客觀事實。于是,有些擁有一段幾十年完整婚姻的人
電影是可以對所有發(fā)生的事情自圓其說,但是現(xiàn)實世界就不是,誤解就誤解了,你去解釋別人也許早已另謀計劃,電影里才會有那么多相愛,也可以在若干年后一起回眸往昔,一起對心結釋然。但是現(xiàn)實世界是承俯于歲月,讓破碎的破碎,抓住相似的人事去人為契合過去熟稔甚或無法擺脫的感知體驗,并以逮捕的姿態(tài)、以緣分來掩蓋,順理成章的樣子啊卻分明是利弊權衡。女主凌亂了,最后自救并被包容了,這就是電影的自圓其說。大叔作家玩弄了女主么?誰有多少心思去玩弄別人,怕不過是求而不得的欲蓋彌彰。
書寫人生:一絕的劇情片 有關成長的一部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