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過一期VOGUE,年末版,相中了附贈的臺歷,翻了幾頁發(fā)現(xiàn)是廣告是廣告還是廣告,于是就束之高閣,看《九月刊》的時候突然記起,又拿了出來。第一次知道原來最重要的是九月刊。
通過《穿普拉達的魔鬼》知道美國VOGUE的主編是個讓下屬很是抓狂的一個人,那么通過《九月刊》發(fā)現(xiàn)她其實是個精益求精強迫癥的人,有些專制?!毒旁驴泛芎玫闹v述了雜志如何籌備,模特如何拍片,靈感如何突現(xiàn)等等。看過后有種找機會買一本美國版VOGUE的沖動。
但是說到底時尚和奢侈品離我還是遠了些。
片中安娜想要從事法律工作的女兒說到“時尚圈里有很多怪人?!薄_?,其實我有相同的看法。
看一些街拍達人的照片,有些是根本想都不敢想、覺得絕對無法穿出去的顏色搭配,衣服搭配,還有頭型搭配。而我理解的所謂的“潮”,還是腦袋受潮吧……前衛(wèi)另類并不代表美,抓人眼球也有很多方法,把抽象的路子直接搬到現(xiàn)實生活中……果然自己還是無法接受。
我的審美還保持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也許甚至更早,不喜歡雪地靴,不喜歡流蘇靴,不喜歡裹著一圈皮毛的靴子,不喜歡魚口鞋
http://tiffanyxia.blogbus.com/logs/106350706.html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紀錄片?!爸餮荨笔谴﹑rada的女魔頭,vogue美國版主編Anna Wintour?!芭浣恰眲t是圍繞在她身邊的各色人兒。主要“情節(jié)”是2007年vogue 9月特刊出版的全過程。
這部電影顯然拍攝于2007年,跟蹤拍攝的時間聽說長達2年,我估計是把制作的時間也包括進去了吧。不過9月特刊制作時間長達半年,所以這半年的跟蹤拍攝應該是實打實的。
拍攝了如此大量的素材,對導演來說剪接和取舍應該是最困難的事情了吧。特別是anna主編的工作范圍實在幅員太過遼闊。穿prada的惡魔讓我認識了這位站在時尚圈權力榜頂端的女人,書和電影都看過,可能因為書的作者只是一個小助理,而主編大人站的位置太高,從小助理的的低端視線看起來,就只剩女魔頭的各種不可思議的頤指氣使、霸道兇狠,女魔頭平時究竟在干什么,為什么會有那么高的地位,從小說里是看不出來的,電影可能還靠譜一點。而紀錄片,視線肯定會稍微平等一點,只是作為觀眾,通過時尚盲的導演,究竟能窺探到多少女魔頭的秘密呢。
首先
看過《the September Issue》之后便會感覺《the Devil Wears Prada》里對塑造Miranda這個人物的行為設置得多簡單粗暴,穿浮夸的皮草(雖然皮草在九月刊里,對Vogue來說也是一個有意義的元素),扔衣服扔包,淺白得一目了然,且一點也不像Anna。也許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吧,畢竟主角也不是Miranda。
不過那些工作人員對于Anna的敬畏,對她的地位的深信不疑與電影一致,還有Anna女兒對于時尚的態(tài)度和Andy的男友真是一模一樣。
Anna與Miranda她們都被評價說“并不溫暖友好,但她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Meryl也模仿了Anna的語氣,溫柔又不急躁,但大家知道她的話是必須聽的。
另外影片里Andy最后終于意識到自己不贊同Miranda并離開了她,紀錄片里Anna同樣認為自己得不到家人的贊同,認為自己在他們眼中是做著可笑的工作,就算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多么輝煌。不過還好至少現(xiàn)實里Anna還有Grace和她的Vogue。
[img=1:C][/img]
時尚教皇、時尚掌門人、時尚圣經(jīng)、美帝最有權勢的女人、世界上第25個最有權勢的女人,、她廣交社會名流、人脈遍布全球。為名人政要提供時尚建議。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設計師的生涯。這些都是貼在VOGUE雜志主編ANNA WINTOUR身上的標簽。時尚離普通人很遠,更何況處在時尚中心的關鍵人物。
九月刊帶觀眾走近了ANNA以及她的VOGUE。影片以VOGUE9月刊從籌備到上市過程為主線,分別從主角WINTOUR以及下屬一干人等審視VOGUE。影片沒有花費筆墨去探討時尚。而是聚焦于WINTOUR以及雜志背后的人們。寫實還原一個有血有肉而非神化的VOGUE和WINTOUR(短發(fā)、墨鏡、能洞穿一切的眼神)。她的高冷,不近人情以及人性弱點等等。但WINTOUR的成功從內在說得益于她的果斷和持之以恒以及明確的人生目標。
雜志社工作過的人以及攝影師都能從本片中找到很多共鳴和有趣的啟發(fā)。影片最有意味的一幕是WINTOUR發(fā)現(xiàn)另外一組硬照的攝影師并沒有按照既定要求拍攝完照片,喊攝影師來編輯部。攝影師進到WINTOUR的辦公室坐下,談天說地,而WINTOUR一臉難看,一言不發(fā)
和那部講述老佛爺?shù)募o錄片相比,更喜歡這部。影片節(jié)奏很有張力,剪輯的方式有一種典型的好萊塢風格。人物穿插有條不紊又豐富多彩,展現(xiàn)了Anna的獨特生活氛圍。
她真是一個強勢的女人,標準的女王范兒,并不是那種言辭犀利,容易動怒的女人,卻讓人遠避三分。
一幅淡淡的,愛答不理的樣子,被記者們稱為“Ice woman"。那個YSL的總設計師在她面前就像一個小學生一樣,無法掩飾的緊張啊,不停地像她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她看那些作品的眼神就像是孩子們交上來的假期作業(yè)。
目的性明確,十分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那種要結果不問過程的人,片中記錄了一段,她與著名攝影師討論拍攝的片段。MarioTestino那也是大牌了,他投入的像Anna敘述著他的想法“我想穿插一些馬和士兵。。。。我喜歡白色,我總是被白色吸引。。。bibibibibi”那攝影師絮叨的同時,攝影機捕捉到Anna一副欲說還休,不耐煩的神情。潛臺詞OS是“老娘管你喜歡什么,拍出我要的感覺才是正經(jīng)”
一開始我一直納悶Anna怎么總是否決創(chuàng)意總監(jiān)Grace的大片。就一組照片而言,那些組照簡直太美了
【九月刊】深刻!一個蜂后的手下要有多少工蜂啊~~~~~~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