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fā)于《看電影》雜志公號
Copyright @女神的秋褲
轉載請注明出處
印象中,馬達(馬特·達蒙)的片子都不會差(和景甜的那次合作算失誤)。
但這次,雖然有科恩兄弟執(zhí)筆,喬治·克魯尼導演,還有影后朱麗安摩爾的加盟,馬達主演的這片兒還是栽大了,爛番茄媒體和觀眾評價加起來都不到60分。
在國內上映兩周就銷聲匿跡,總票房還不到550萬,估計連馬達自己都嚇壞了:
這部陣容強大叫人無比期待的影片就是
[迷鎮(zhèn)兇案]
2018.1.12中國
▼
[迷鎮(zhèn)兇案]
好萊塢一線陣容
說起[迷鎮(zhèn)兇案]
這片拍得,有意思!
電影中有個場面我非常喜歡,是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小鎮(zhèn)社區(qū)中的黑人家庭被居民圍攻,外面一層群情激昂的老百姓,里面又是警察又是消防隊阻止,但也不管用,大家圍攻黑人,燒車燒房跟暴亂一樣,家里老小危在旦夕。
而黑人家庭旁邊的白人鄰居呢?靜悄悄的,一點聲息也沒有,用朱自清在《荷塘夜色》中的名言: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結果折騰了一晚上,黑人家庭的房子和車全都被“打砸搶燒”,好在人家一大家子都安然無恙。但隔壁白人鄰居,除了孩子之外,一家子全死光了
對比是這戲最大的特點之一。當黑人家庭被整個小鎮(zhèn)上的白人圍攻之際,其戲劇化的沖突,把所有的矛盾都爆發(fā)在了血腥的兇殺案里。這樣我想到動物生存法則,當陌生或不同種類的動物進入自己的安全區(qū)之后,通常想到的不是友好的打招呼,而是為了掩蓋恐懼而進行的無效攻擊,也許只有死去才是最有安全感的狀態(tài)。殊不知,人性內心深處的黑暗與扭曲,會像毒藥一樣,只要被喚醒,那就會無限延伸以及放大到連自己都覺得冷漠。
有一點恐怕是編劇導演都忽略的,有違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嘗試與判斷
#燒腦,烤心案#
該片以20世紀50年代迷鎮(zhèn)作為背景,是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黃金階段‘’。世界各國人們來到這世外桃源落戶,加德納一家便是其中之一。可惜黑人邁恩斯一家來到打破寧靜,之后人性揭露,謀殺,騙保,偷情,一團亂麻。(?_?)沒看怎么看懂,最后前院大人們抗議黑人入住,后院白人男孩和黑人男孩打棒球鏡頭,值得沉思。。。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作者:淺谷艾雅(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65415/
對于這樣風格的電影,我總是忍耐不住黑5星好評。為什么?因為我是個充滿惡趣味的人。
當小男孩看見母親被深度迷幻開始,我就猜到了謀殺她的是自己的丈夫。然后影片果然一步一步努力告訴普通觀眾這個事實,電影院里一片嘩然的時候,我真心覺得導演不容易,因為這部電影不是懸疑推理電影。
所有的謎底都放在開始,是怎樣一種用意?私以為電影有一個目的
《迷鎮(zhèn)兇案》表現(xiàn)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小鎮(zhèn),整齊劃一的房屋,顏色鮮艷的女式套裝,整個氛圍大體能讓人想起最近很火的一部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甚至是之前那部制作精良的《廣告狂人》。不過后兩部美劇的懷舊濾鏡,整體的基調還是積極向上的,但在科恩兄弟的筆下,50年代完全是另一回事,干脆整潔的表面下,掩藏的是齷齪與血腥。
《迷》是喬治克魯尼導演,同樣是一個長相極為復古的男星,在好萊塢一撥娃娃臉明星中,常常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而科恩兄弟則是這部片子的編劇。這兩人在三十多年前,用80萬美元拍出了處男作《血迷宮》,后來還被張藝謀翻拍,變成了有點匪夷所思的古裝喜劇,口碑有很大爭議。但原版的《血迷宮》則是口碑佳作,雖然預算很少,卻被媒體稱為是繼承了希區(qū)柯克的衣缽,在一些懸念,光影的設置上,確實有希翁的影子。不過這對兄弟倆之后的電影則沒有在這條懸疑的路子一直走下去,而是更加黑色幽默,或者更為寫實。
而這一部《迷鎮(zhèn)兇案》被評價為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血迷宮》來,我覺得這應該算不上一個褒義的評價
《迷鎮(zhèn)兇案》普通無奇!全世界最愛你的是誰?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