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點亮這五顆小星星,專門注冊了豆瓣,希望有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希望國產(chǎn)電影不忘初心,看起來劇情簡單,可實際上卻牢牢的抓住了觀眾的心,將爺孫之間那種親情的質(zhì)樸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直以來都在網(wǎng)上找這部電影的高清資源,可惜目前還沒找到,能夠看到的都是1.05G的版本,畫面略顯粗糙,而且中途出現(xiàn)卡頓,可能是資源流通過程中損壞了,希望有天能找到真正高清的資源,共享出來給更多的人。
看完這部影片,真的是為小朋友的演技折服,童年的浪漫純真,與爺爺?shù)狞c滴相處,每一幀都恰到好處。其中有共鳴的地方都讓我想到我奶奶。
電影里有幾個小細節(jié),真的很讓人感動,開始是晨晨和爺爺去幼兒園遇到公園里另一個爺爺,晨晨一臉高興,仿佛在說,瞧,我和我爺爺在一起呢,而結(jié)束的時候,又路過那個公園,因為爺爺去世了,晨晨卻躲在媽媽身后,這種對比細節(jié)真的是太戳我了,一下子感覺仿佛我也是晨晨,只要我覺得爺爺還在,爺爺就沒有遠去,誰也不要來問我,只要我相信,他就一直在。另一個細節(jié)是
我想我大概真的長大了,因為電影因為圖像因為話語。原來它們是一直存在在我的生命里的,單拎出來好像抽離了氧氣,會讓人哭得喘不過氣來。
這部電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劇情或者突兀的沖突,但我很感謝它,或許也談不上感謝,只是夾雜在這樣復雜的情感之間,我也不知道怎樣形容才好。
我想爺爺了。
即使提起這個詞語,出現(xiàn)在腦海中的也只是一些零碎的畫面與墻上可能都撲了些許灰塵笑臉。這些片段好像甚至都難以形成完整的連貫的過去,因為有限的記憶,或者我和爺爺相處的時間本身就是有限的。
爺爺和小孫子每天生活在一起,放放風箏,下下棋,一起去送信,互相逗著玩兒,不僅是爺爺照顧孫子,小孫子也很會照顧爺爺,互相陪伴,非常溫馨。在教育孩子生死這件事上,爺爺用天堂存在,能寫信回信的方式,讓小晨晨對死亡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位畏懼。最后爺爺也是算是幸福地走了。
最近還看了一部關(guān)于說生死的電影《人生大事》,也是把讓人畏懼的生死,變成了溫馨的星星,種在孩子的心里和夢里。所以,面對死亡我們是悲傷的很正常,但不避諱死亡,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
[天堂回信]
導演始終是心慈手軟的,爺孫倆像兩個小孩兒 爺爺把晨晨當做自己的朋友,他們的親情純粹如最最圣潔的一片海平靜耐心卻恒久。雖然媽媽的介入讓他倆的感情開始受阻,爺爺要克制對乖孫兒的愛甚至讓步到要離開,但孩子不懂缺最懂,但最后媽媽在爺爺死后的舉動卻意外的正確。電影的幾個意象我覺得用得恰到好處,風箏代表天堂的信使,紅氣球代表晨晨熾烈純潔火熱的心靈,公園的老人是爺孫親情的延續(xù),三輪車是他們愛的鑒證...
總之,是90年代國產(chǎn)電影的佳作。90年代的中國是有好電影的,雖然平淡卻一槍打在你心臟,每個人都能在電影的細節(jié)中找到自己親情的影子。
[img=1:C][/img]
這是第一部讓我哭得心痛的電影!
爺爺?shù)胖喫蛯O子上學。爺爺問:“今兒個怎么蔫蔫的???”孫子心情不好。
爺爺送孫子上學。孫子蹬三輪載著爺爺。孫子問:“今兒個怎么蔫蔫的?。俊眱合眿D回來了,爺爺自己要搬回老屋去住了。
爺爺趁孫子上學,自己搬回了老屋。
孫子到老屋找爺爺。拍門,爺爺不敢開。……“爺爺,您不要我了嗎?”隔著門板,爺孫倆痛哭不止……“爺爺,舌下含服一片兒,每天兩次。記住了!……”(爺爺有心臟?。?br>孩子們在老屋里邊做桂花糕邊唱著“八月桂花香”,爺爺坐在搖椅上,看著,聽著,慢慢睡去了……
孩子們在上山放風箏,風箏上掛著信,那是寄給天堂的爺爺?shù)摹?br>這是我大概十年前看過的電影,很訝異自己居然還記得一些里面的對白,也很高興自己能記得。
我和爺爺也很親,但由于家庭原因,我們是很正規(guī)的爺爺和孫女的關(guān)系。我們的對話僅限于噓寒問暖。當我懂得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爺爺,想著要回去讓爺爺給我講故事時,爺爺走了……
【天堂回信】細膩的劇情片 作為親情片,從未被超越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