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沖著《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姜文拍的電影你沒有理由不第一時間看。
然后就看到這么個玩意兒。
你也不能說自己的選擇錯了。
看過那兩部電影的人,有誰不會第一時間選擇觀看這個所謂的《一步之遙》?
然后就看到這么個玩意兒。
有一伙人就開始裝了,自己給自己找理由,電影有啥內(nèi)涵啦,花國選舉怎么地怎么地啦,以顯示自己逼格高,其實心虛的很,真是累。
你說的天花亂墜,它還是這么個玩意兒。
它就是姜文弄出來的一個玩意兒。
看了之后覺得不平衡的,你就假裝自己其實是把電影票的錢花在了那兩部上,反正出品方不都是不亦樂乎嘛。
在此誠摯的表示,如果你看片量不是很小,比如說一禮拜能有個一部兩部的,別被別人的觀點嚇著,勇敢的打分吧。
比如我對本片的打分,3分不謝,打了兩星,是偏高了。
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姜文最初的認識是“這是一個好演員”,所以當年第一次看《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確實有不小的驚艷,因為整個作品細膩流暢,手法成熟,后來再看他的《鬼子來了》,對姜文作品的平均水平有了一個基本的界定之后,才開始慢慢的把他從心中的“中國好演員”這個LIST,挪到了“中國好導(dǎo)演”這個LIST里面去。但他依然是我名單上可看可不看的好導(dǎo)演。我本身并不迷戀他在《陽關(guān)燦爛的日子》里描繪的那種浪漫和少年情懷,《鬼子來了》也不是我喜歡的題材,如果說那時候“可看”的原因,是因為對國產(chǎn)片整個的水平的一個好奇心和期許,對他這個人到?jīng)]有過多的想法。而真正讓我對姜文刮目相看,開始覺得這個導(dǎo)演本身特別有意思,值得琢磨的作品,恰恰是他的那部被很多人批評的《太陽照常升起》。
從《太陽照常升起》開始,我突然感覺姜文似乎找到了什么,他好像山谷里四處亂轉(zhuǎn)的小男孩,突然在某個大樹根下發(fā)掘到了一個秘密,于是把他揣在兜里,帶到了人間,又埋在了自己的作品里。這種秘密形成了一種神秘的魅力,又好像是巫術(shù),蠱惑了很多人的心
馬走日在火車上認識了愛拍電影的武六。他因為愛吹牛逼而被打斷了雙腿,錯過了拍電影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yè),從此以后與武六總是一步之遙。
若干年后,馬走日遇到了天使投資人武七,也就是武六的弟弟。馬走日用武七的錢開辦了一檔大型生活服務(wù)類節(jié)目,還邀來自己打同一塊兒肥皂長大的好兄弟項飛田來幫忙操辦,后者從發(fā)型上看就很適合主持這類節(jié)目。面對著左青龍右白虎(不知道為什么這里的字幕要改掉,難道真的是我想的那個理由?那光腚的人也太閑了吧,不知道他們這些成年人的內(nèi)心受過什么巨大的震撼了),臺下坐著的烏壓壓一片屌絲男嘉賓們還是堅持選擇心動女生完顏英,主要還是圖她的包月服務(wù)。包月可以干什么?當然是包[嗶]。
馬走日拉著完顏英到處去給男粉絲送溫暖。最后送到一家叫鐘三兒的,馬走日終于忍無可忍。他早就看這鐘三兒不順眼,于是把人家暴打了一頓。這個鐘三兒名字起得就不好,他要是叫鐘二的話,會讓人覺得親切的多,也就不至于挨打了。
不管干不干鐘二的事,總之完顏英喜歡上了肯為自己打架的馬走日,并請他去頂級餐廳共進辣條
戲眼都在配樂上。
開篇和結(jié)尾格里格的《索爾維格之歌》。馬走日就是個皮爾京特,不管索爾維格如何在等待,他直管自己逃,自己爽,浪跡世界建功名,還能有個老媽為他驕傲。覃老師其實也是他的媽。
青龍(還是白狐)唱的《蝴蝶夫人》中的詠嘆調(diào)《晴朗的一天》,巧巧桑的悲劇,跟索爾維格一個用意。
完顏獲獎那段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聯(lián)想《2001奧德賽》就好理解“花國一小步,地球一大步”了。
感覺頒獎的賽二爺是個人物,后來才知是音樂人劉索拉扮的,她比較喜歡隱藏是劉志丹親侄女的身份。
口哨《貴妃醉酒》……難得我還聽出來了,卻混淆成《天女散花》,不過配合后面《月球旅行記》就對景了。
《天涯歌女》版的《槍斃馬走日》,原來里弄里人家郎情妾意的,這邊就是路邊野花德州鏈鋸殺人魔。
引渡的檢閱式,紛說是瑞芬斯塔爾的《意志的勝利》,但配的是我熊的《斯拉夫女人的告別》,也是送別的軍樂進行曲。雖然以紅軍軍歌為熟知,但因為最初創(chuàng)作自1912年,也被高爾察克拿去當白俄的國歌過。
武大帥和白俄女公爵(居然比洪晃還巨型)婚禮上
去看本片時,評論已呈嚴重的兩極分化傾向,并且負面的聲音似乎更大些。很多人認為它是爛片,理由是“我看不懂”或者“我不喜歡”。這并不是一種合理的心態(tài)。就像是我不喜歡吃羊肉,但不能就此認為羊肉是糟糕的食品;我品鑒不出紅酒,但不能就此認為紅酒是裝逼的飲料。
就我來說,觀影的體驗還是很不錯的??吹贸鼋耐娴煤躧igh,是一個真正愛電影的人盡情地運用各種電影手法、拼貼各種電影元素的那種high。對經(jīng)典影片的致敬,黑白默片的使用等信手拈來,俯拾皆是。有時候,用欽佩和欣賞的眼光看一個才華橫溢的人肆意揮灑,也是一種享受。
觀眾不太能接受的可能是影片故事的“凌亂”。各個段落之間缺少邏輯上的連接,感覺有點兒跳。這在我看來,是一種故事的講述方式。影片由馬走日的旁白貫穿始終,講述的是自己的回憶,甚至可以說是瀕死時一生的快速閃回。人的記憶必然是支離的,跳躍的,片段之間缺少邏輯關(guān)聯(lián)。
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可能是因為姜文想說的東西太多,既有對愛情的看法,也有對人性的拷問,還有政治上的隱喻。對此已經(jīng)有很多解讀
一步之遙:爆款喜劇片 偽搖你就嗨了 真狂歡你卻懵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