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原名《紐約人在北京》,其實挺好的,不知是因為審查的原因,還是怕馬布里的球迷錯過。其實憑以往的經(jīng)驗,球迷從來就不是體育電影的主力受眾,足球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籃球了,就比如《摔跤吧爸爸》并不是因為摔跤迷的力捧,而成就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我算不上籃球迷,之前看過一陣NBA,對馬布里也不算了解,畢竟他算不上超級巨星,對于他后來到了北京隊,還帶領(lǐng)球隊沖出低谷,奪取全國冠軍的事跡,并不了解。說實話,他個人的故事已經(jīng)非常傳奇了,不過我不知道一般的國人會怎么看這事?這也太美國個人英雄主旋律了,而且他還像個傳教士一樣,不遠千山萬水來到中國進行拯救,而這門宗教不是別的,正是籃球。
但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現(xiàn)實中的傳奇未必能成就電影的輝煌,因為馬布里戲劇性十足的故事,擱在體育電影里,就是再常見不過的套路,而且他雖然也歷經(jīng)低谷,父親還在看他打球時,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但他在北京的力挽狂瀾,更多的還是拯救北京隊,他自己的問題相比較起來,還是小的多,這就跟洛奇那樣的故事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做成劇情片有點套路
這部電影,講述了馬布里在美國打籃球,到了低谷時期,進球效率下降,上場時間縮短,以及起沖突,在美國,沒有球隊想歡迎馬布里的加入。
但是,在馬布里的低谷時期,遇到了一位來自中國的經(jīng)紀人,在自己的母親,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經(jīng)紀人李楠的鼓勵下,馬布里重燃了了籃球夢想的火花,決定漂洋過海來中國打球。
馬布里的能力很突出,帶領(lǐng)球隊,贏了一場又一場比賽,成了中國球迷深愛的球員。
我很喜歡馬布里這種不服輸?shù)木?,即使在低谷的時候也沒有輕易退役,沒有放棄,使他更加努力的練習(xí)。
編的有點亂主角馬布里有點不顯眼了,大教練寒冰太突出了。顯得馬布里有點沒有存在感了,在場上馬布里不突出主角是馬布里啊。編劇編的電影劇情太亂了,煽情太重了。中國電影還在犯故事講不好的毛病,編劇編的太著急了。劇情不感人太亂別叫我是馬布里了叫我是北京隊好了。編劇別太任性了你太自我陶醉了,把一個真人真事給糟蹋了。記住這個電影主角是馬布里怎么老跑偏啊,鬧心看了之后太失望了。真實案例還能拍成這樣我也是醉了。講好故事好嗎,加那么多小鮮肉干嘛,吃飽了撐得把馬布里給毀成什么樣。最后加個馬布里的紀錄片有點牽強了,有點知道劇情有點跑偏了加個紀錄片把故事往回拉可是故事已經(jīng)毀了拉不回來了,看了真鬧心。
4.5分,包含情懷分。難得的好體育電影,竟然是國產(chǎn)片。男演員們個個出彩,包括本人出演的馬布里,也許是因為都是真情實感,演技驚人。劇情遵照“史實”,人物在模仿原型的基礎(chǔ)上有藝術(shù)加工,籃球技術(shù)動作扎實沒有添加科幻或魔幻元素,都值得稱贊。拜倫戴維斯和艾弗森的表現(xiàn)同樣令人驚喜,AI平時的聲音原來這么好聽。
因為檔期和宣傳的原因,此片的票房慘敗,我甚至都不知道有這么一部電影,如果能再上映一次的話,我愿意花錢去影院再看一次。主題積極,情懷感人,制作用心,夠了。
個人推薦指數(shù):??????????
我是馬布里,我就是冠軍!
其實一開始朋友說要來看這個電影,我是拒絕的,原由很老套。第一:關(guān)于中國籃球在影視界里沒有特別出彩的。第二,從片子介紹來看,這是一位來自美國的外援球員。所以,先入為主的,我認為這個影片同別的國產(chǎn)勵志電影沒有什么區(qū)別,我都已經(jīng)能夠想到這個電影的大概架構(gòu),無非是籍籍無名之輩通過不斷訓(xùn)練最終獲得教練認可,再到獲得團隊認可,然后成為黑馬,一舉拿下獎杯的故事。
可是,當我下這樣的定義的時候
講真,馬布里說要拍電影的時候我料到劇情大概可能不是會很精彩。畢竟,除了《摔跤吧,爸爸》還真是很難尋覓好看的體育題材電影,但我要說的是,這個電影的受眾大部分還是喜歡北京和喜歡老馬的球迷。你說拍個電影容易,一個打籃球的拍個電影容易么?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打籃球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容易么?
所以要我說啊,這部電影根本就不是適合各位影評大神拿出來指指點點的電影。因為真心去看他的人都是為了馬布里為了北京去的,這部電影看的是情懷,不是演技更不是劇情。劇情北京球迷不比導(dǎo)演清楚么
我是馬布里:作為球迷對人物原型恩粗淺認識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