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身沒有準備要看的一部的電影,但是朋友推薦,便看了,說是電影里講了很多的事兒,講的好;看了后跟朋友說了想法,她說你該把它寫在豆瓣上,我便來寫了……
我沒有看任何有關《唐》的評價,只就朋友說的這一點,電影確實是講了很多事,混亂的真實可笑的人事:看你如何生活。
電影的結局是沒有的,回到了原點,只是死了很多人,但還是孕育出了更多的人。
十三該死,主要是他不夠職業(yè),作為一個強盜,相比于六,他相當職業(yè)也熱愛著這份職業(yè),但是他也卻自心底里看不起這份職業(yè),太信自己,這便是一個問題,他很聰明很正義,夠瀟灑夠放浪,夠強大,但是,強盜的基本是盜而不是強,而強盜的強需要他聰明但不需要他正義,另一點強盜可以放浪但最好不要瀟灑,瀟灑只會誤事。所以他就是整部戲杯具的導火索。
十三死了,大家就都沒事了,六是自己了女人也有了,新村子也太平了,新村民也繼續(xù)照老路生活了,新府軍也不發(fā)瘋了,新里正也安分了,老酒又能再釀了。
電影里的人,大多按部就班。村民夠傻夠愚昧,女人夠美夠癡情,官軍夠混夠無能,里正夠串夠迂腐
前段時間,經(jīng)朋友推薦,看了,隋朝來客,一個很俗套的穿越故事,不知所云,剛才看了唐朝兄弟,唐朝古惑仔,還是些X女人毛手毛腳,黃段子也說不清楚的低級古惑仔,胡軍是投資人,預定一個角色也就罷了,不清楚姜文怎么還要去蹚這個渾水。
國內(nèi)總有些號稱新銳的導演,三年磨一劍,也只弄出這么個玩意兒,就和那隋朝的導演一樣,一個影視學院的叫獸。
今天下午看新聞,貌似這片子的票房只不到200萬,也就對得起這樣的價格,就和Ng導演拍出來的片子一樣。
還有就是這年頭的托真多,隋朝那部片片出來的時候,豆瓣上贊美聲不少,這片子豆瓣的推薦也很不錯,連前段時間南方周末都給出了大片的版面讓導演大談拍片心得。創(chuàng)作團隊花這么多心思做公關,倒還不如老老實實鉆研下電影本身,在這個社會里,只要片子做的好,不用宣傳,片子的影響力也會像病毒一樣瘋狂的流傳開來。
以前有黃金甲這樣的燒錢大爛片,現(xiàn)在又出不少花小錢的三級爛片。
由衷期待出點關于隋唐的好片吖!
我的唐朝兄弟,我的真心朋友,再好不過的兩個人,在一個村子里面發(fā)生了有近于生死離別的故事,看完之后感覺有點怪怪的,情節(jié)的脫節(jié),中間還穿插著李白的戲份,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過著看似幸福的生活,直到官兵的到來,最終十三的那樣的死法。唉,這樣的片子可能就告訴我們一個情字吧,“情大法大”很是讓我們的思考空間得到延伸,情包括著友情愛情親情,很多的一切都在情字中得到體現(xiàn),不管自己的好友怎么打罵,但是內(nèi)心深處都有那一種惟妙惟肖的感覺,“你是我兄弟”“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挺你”很真誠,最后十三要把羅娘殺死,但是看到羅娘那么的純真,那么的快樂,自己內(nèi)心那種感情得到升華,其實讓自己兄弟過的快樂這就足夠了,沒有了天南海北兩兄弟的闖蕩換取的確是好兄弟那幸??鞓返臅r光,也值啊。
人需要的是一種平衡,人際關系,家庭,事業(yè),很多很多,每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你往哪個方面滲透的多一些。當發(fā)現(xiàn)了真正想要的,作為朋友,作為兄弟,the best choice is make him happiness!
《我的唐朝兄弟》算不上是部好電影。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拍得比較一般,前半段有點拖沓,后半段反而可以多發(fā)掘一下,而且配樂太爛了。但是電影里面村民、里正與官兵之間的三角關系挺有意思。
官兵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這部電影里,官兵就代表了國家,是任何時候都不可置疑的當權者。他們第一次來到村子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可疑的聲音。這說明當權者有為老百姓做事的義務,當然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權力的穩(wěn)固,但這些官兵也許意識不到這一點,原因下面會提到。
官兵來到了村子,沒有進一步發(fā)現(xiàn)可疑之處,但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民女,于是他們就理所當然的把民女給猥褻了。這說明,雖然當權者有為老百姓做事的義務,但他們經(jīng)常做不好 ,而且還會去傷害老百姓。好在民女被來到村子的兩個強盜救了。強盜本質(zhì)上也是老百姓,只是大多數(shù)的中國古代強盜并不是存心作惡,而是被國家機器逼的實在沒有生計,只好走險。
村子的里正(村長)是官兵和村民之間的中間一級權力機構。他也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代表國家
因為英語不好,又懶得看字幕,所以總是喜歡看一些國產(chǎn)電影,也算是支持了國產(chǎn)電影的發(fā)展?;貞涀罱催^的國產(chǎn)電影,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兩種趨勢基本瓜分了中國的電影市場,一種是喜劇電影,一種是試圖利用局部故事引導觀眾思維的電影。喜劇電影自不用說,馮小剛執(zhí)此類影片的牛耳,就連張藝謀也在《三槍》中搞起了這種調(diào)調(diào)。
看了《我的唐朝兄弟》,我覺得這就是典型的試圖利用局部故事引導觀眾思維的電影。首先是限定地點——苦竹林,一個偏遠的不能再偏遠的小村子,這就是局部;接著打亂觀眾的慣性思維方式,將情與法、兵與匪、勇氣與懦弱這些元素打散,交織在一起;最后就是開始講故事,通過鏡頭引導觀眾的思維。
關于情與法、兵與匪、勇氣與懦弱的思考已經(jīng)不是一兩部電影提出的問題了,但每一部電影給出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自然也不相同。先說情與法的問題,自戰(zhàn)國時期起,中國就有了法家學說,但自漢以始法家思想就被應用得不多,這一方面是秦尊法家思想行使暴政,對以后的朝代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另一方面法家思想其實并不是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標準的爛片,真懷疑某些“影評家”關于本片“很好的模仿黑澤明風格”的評價是怎么來的,他們真的看過黑澤明的片子么,本片完全沒有黑澤明電影舒緩的敘事,宏偉的長鏡頭,靜默的氣氛和精致的人物心理描寫。
鏡頭剪輯的混亂怪異讓人懷疑剪輯師是否已經(jīng)精神失常了,打斗場合根本沒有黑老的電影那種空間感,尤其片尾官軍大部隊的戲,就是一幫人在不同場景之間跳來跳去,主人公如入無人之境,一會在這邊殺幾個人,一會在那邊跟美女聊兩句,一會又蹲到墻角從褲襠里掏一個餅出來,連基本的人員來去都沒搞明白,上一秒還是官軍劫掠防火,突然一下子就是大家都待在一個不知道什么地方避難,似乎官軍暫時退卻了,但是上一個鏡頭那些官軍呢??去哪了?死了還是撤走了?白天的那個指揮官呢??什么都沒有交代,村長上一秒還和指揮官聊著,下一秒就歇斯底里的從燒著的門里跑出來了,這是分身術么?
再看看本片所模仿的《七武士》,同樣描寫一個小鎮(zhèn)抵抗大量部隊,同樣在不同點之間的跳躍,卻能讓觀眾清楚戰(zhàn)場上正在發(fā)生什么,戰(zhàn)斗的過程從開始到廝殺到慢慢收尾,一目了然
《我的唐朝兄弟》十三 你就留下吧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