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是北島還是歐陽江河的詩句:比喜劇更可悲,比悲劇更可笑。
喜劇描述的往往是悲哀的周遭,而悲劇中往往存在著荒誕的情景。而一直以來喜劇其實更難拍,要拍一出皆大歡喜老少皆宜的搞笑搞怪片挺容易的,但要拍一出經(jīng)典的喜劇是那么難,因為有些悲哀的東西不讓說不讓拍或者就根本沒有人發(fā)現(xiàn)。
新導演的劇子都應(yīng)該還不錯的,像去年看的《過界》,總覺得挺敢拍的也能表達出來些東西。唐朝兄弟雖然你會覺得可能似曾相識,但慢慢的會被劇情的笑意所淡忘。姜武的演技沒的說,胡軍演喜劇也挺可愛的,李老師的村長很有性格,人物飽滿,劇情娛樂,寓意也很深刻,導演的目的基本達到了,看的觀眾也挺滿意的。
國產(chǎn)片以后會風靡世界,當國內(nèi)的觀眾能大多接受這樣的片子的時候,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喜歡看美國一些SB大片,因為我們的素質(zhì)太有待提高了,就像你不能要求全國人民一下子就全富起來一樣,我們可以30年走完別人100年的物質(zhì)發(fā)展道路,但精神文明呢文化教育呢,我們差距還很巨大。。。
看到府軍在村里大‘肆殺戮的時候不禁痛恨起里正,縱使他一次一次地站在官府一邊,甘心做府軍的“走狗”。只能說他太過天真,他的天真讓他的是非觀單純簡單:官府是對的,而強盜是錯的。這個村子的村民開始是也有著同樣單純的是非觀,但隨著強盜一次次地把他們從府軍的刀下救下,我想他們的三觀也開始重建了。
這部電影中,強盜是正義的,官府是殘忍無情的。電影里的幽默令人捧腹,整部電影的格調(diào)很輕松??吹阶詈髤s發(fā)現(xiàn)整個故事是一個巨大的黑色幽默。人們都死了,也許他們死的時候還不清楚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一切。里正死了。帶著迷惘,愧悔,憎恨……為什么會發(fā)生這個悲劇?是因為里正不應(yīng)該去報官?還是他們最開始來打劫,或者是在看到羅娘遭強暴時出手相救?他們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
電影中處處充滿了矛盾。打劫的強盜伸張正義,朝廷的府軍為非作歹,里正和村民按章法行事卻慘遭橫禍,善良天真的村民的內(nèi)心在理智與情感之間徘徊。這是一部現(xiàn)實的電影,或許有些殘酷。它赤裸裸地展現(xiàn)出當時的執(zhí)政者對人民的碾壓
這部《我的唐朝兄弟》一開始就號稱高仿黑澤明,我就想看看他能模仿到什么程度,結(jié)果沒想到,不光形似,還真有點黑澤明的神韻。開始挺可樂的,后來笑不出來了,感覺導演是在想說些和所謂“江湖”“詩人”完全不一樣的故事,而且根本就沒唐朝什么事,平時我們說起唐明漢武,都說得如何如何輝煌,“強漢”“盛唐”什么的,可這部片子里有體現(xiàn)嗎?兩強盜搶到黃金財寶依然橫行霸道、當兵的一露臉不是強奸婦女,就是燒殺屠戮、那么大一個村村長不說話(電影里面不叫村長叫“里正”)全村人就不知道該干嘛了,不光蠢還沒骨氣,這哪里是唐朝盛世的感覺?唯一的一個正面點的形象就是導演客串的李白,但是這個小插曲其實在我看來不是導演編劇心血來潮戲癮來了加進去的,而是少了這段這電影就不完整了。我看了下百度詞條對這電影的介紹,看形式應(yīng)該是官方宣傳寫的文案,不過這文案到底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寫的啊,還是故意寫得避開重點?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我在過度聯(lián)想穿鑿附會,但是,要注意,對于一個野心要模仿黑澤明的導演來說,只是模仿個殼只會招來嘲笑
十三:你們這些詩人靠什么活著?。坑植环N地,又不經(jīng)商,又不當兵,又不打劫。
詩人:我們,賣詩為生。
六:賣身太辛苦啊。
詩人:不是賣身,是賣詩為生。你看啊,我剛才寫的那首詩,我把它叫做——靜夜思,我把它拿到長安城,長安城里的達官貴人看到了,很是喜歡,他們就會把金銀財寶給我,讓我多寫這樣的詩歌。
看電影的名字我以為是個穿越電影,看完之后才知道這名字取的不好,讓人誤會跟《隋朝來客》一樣。故事講的是倆強盜的兄弟情,別想歪了啊。很是黑澤明,有點照虎畫貓的感覺,沒錯,是照虎畫貓,大師的作品被奉為經(jīng)典,大師特點的調(diào)調(diào)隨便組合就挺讓人驚喜的,所以也可以說是目前看到的國產(chǎn)影片中黑澤明化比較好的一部小作品。
說他小,是因為立足小社會,小范圍,小人物,小故事。因為小,也頗有些管中窺豹的意思,官軍與強盜,村民與官軍,村民與強盜,每個組合都是充滿矛盾且不可調(diào)和,這些矛盾集中在一部電影中,就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危難時相互利用,太平時又相互排擠的中國人特質(zhì)。
最高權(quán)力無法直接伸手就摸到的地方
路過的官兵試圖強奸民女,入室的強盜插手相救,故事的伊始,[我的唐朝兄弟]便走開了一條諷刺的路子,在兵與匪的界限已經(jīng)模糊、強盜背負了殺人犯和施救者的雙重身份,善惡之辯是要商榷的首要話題。而在言必稱“我乃趙子龍后裔”的老里正身上,又投射了“法與理”的議題,現(xiàn)代感十足。所幸的是,影片并沒有拘泥在是非論斷的矛盾表象之上,從一個個“一根筋”的唐代小民身上,我們看到了命運到來時人的矛盾,這樣,故事便不只是一個荒誕的寓言,更是一個悲愴的預(yù)言。
典型的矛盾分子可以從陳六開始一一數(shù)來。這個粗莽的強盜,處處為精明的薛十三是瞻,卻被“農(nóng)婦,山泉,有點甜”的桃源生活滯住腳步,妄圖回歸貧農(nóng)身份,走還是留?而曾經(jīng)的府兵薛十三,如今流落成寇,手段狠辣,深知情感是行走世間唯一的拖累,因此他的弓箭對準了陳六深深迷戀的羅娘,殺還是不殺?窮鄉(xiāng)僻壤的老里正,卻時刻不忘庭上恩澤,念及大唐律法,即使真正庇護了村民生命的是眼前二位“犯了命案”的強盜,告還是不告?影片最大的好處在于,將每個人被“選擇”二字拖累的境地
這電影有點意思。為什么?有兩撥人。一撥挺,一撥罵。SO有爭論了。說明這東西有價值。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至少它讓我們思考了。比起什么00狗啊。之類之類的強很多。我們的思維能力就在一部部腦殘電影的笑聲和大家毫不吝嗇的謾罵聲中被消磨了。
很久不看中國電影了。也受不了周圍的人拿一些三流的好萊塢電影討論個沒完。一直按照自己的喜好看電影。好像都不像正常的現(xiàn)代人,呵呵無所謂了。比如說那暮光之城我就挺受不了。就一小故事怎么就能賣成那樣。至于嗎?快餐的東西吃多了不好。傷胃啊。。。說實話一開始看唐就是因為想看看是什么東西讓有的人罵成這樣。
言歸正傳。唐朝兄弟。很后現(xiàn)代啊。一小段子都有它的意思。是經(jīng)得起琢磨的,相對性,人的欲望的膨脹。承認是笑著看完的。沒有大撒狗血的描述兄弟情深。沒有聲嘶力竭的喊,我的兄弟,你要活下去。沒打煽情牌。很好。
看似13一直比6聰明。其實他也就是比6聰明。13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強盜。即使從良了也不可能過上王子公主幸福的田園生活。他應(yīng)該是喜歡鸚哥的吧。讓她走的遠遠的
《我的唐朝兄弟》這部電影再講什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