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畫面小了些,大家先湊和看吧:)
北京你早.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xNjA4MjI0.html
北京你早.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xODE1MjY0.html
《北京,你早》1990年的電影,通過北京公交車站的司機和售票員的視角,展示了那個改革開放初期的北京和北京人,挺有那個時代的風采,原汁原味,對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工作觀念的沖擊描述的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我看的是渣畫質(zhì),但是片子的畫面和構(gòu)圖還是可以的,敘事也很樸實,老片子講故事總是踏踏實實,有條不紊,看的很流暢,比現(xiàn)在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剪輯和穿插更能體現(xiàn)故事本身的魅力。然而我不是北京人,對于那個時代更是沒啥感觸,純當看有故事性的紀錄片了??傮w來講,片子還是不錯的,可以一看。
普通人的生活中無疑是充滿無奈的。你用來工作的自行車丟掉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快沒了,已經(jīng)很倒霉;為了繼續(xù)工作你只好去偷別人的車試試,可是一動手就被抓到了,更倒霉;最倒霉的是,你還是當著自己兒子的面被人家抓到的。這就是《偷自行車的人》的無奈。如果你好不容易攢錢買了輛二手的自行車,沒想到這是一輛黑車,車的失主還偏偏來找你了,也很倒霉。這是《十七歲的單車》的無奈。
《北京,你早》中的公共汽車司機當然也很無奈,因為他的女朋友被人搶走了,不過說到底這還是一種童話中的無奈。搶走他女朋友的青年自稱是新加坡來的留學生,可是實際上是個普通的“倒爺”。在那個時代,90年代初之前,雖然“人欲橫流”的資本主義已經(jīng)在慢慢形成,但是人們畢竟還能有一點從傳統(tǒng)社會結(jié)構(gòu)繼承來的自我安慰。那個時代有錢人的典型形象就是鉆價格雙軌制的空子、“擾亂社會主義經(jīng)濟秩序”的“倒爺”。所以,我完全可以在心里不服氣地說:你有錢,我很窮,沒錯,但你沒有“正式工作”,你沒有“單位人”的身份,你很可能不誠實、不可靠
“北京,你早”爆炸好看!我已上傳到優(yōu)酷!!!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