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是一名習慣每天跑到教堂纏著神父做懺悔的鄉(xiāng)村女孩。她有著不同于常人的心地單純,一切周圍事物在她眼中都可以是Wonderful。
突然有一天她在玩耍的草坪上,拾到一把普通的劍。愛做夢的她以為這是上帝賜予她的圣物與責任。
在目睹村莊被英國軍隊燒毀,姐姐被英國士兵奸殺后,Jean開始了對英國人的仇視,在“上帝”的指引下,開始了復仇之路。
上帝總是眷顧那些勤奮,好學,上進,且偏執(zhí)到瘋狂的年輕人,于是Jean開始了彪悍的人生。這個女蛇精病在很多未知的情況下
這部電影,我是點著快進看的,不過就算點了快進也看了一個多小時。我想不算太快進吧。
想想自己真是太不了解歷史了,我以前一直以為貞德是一個虛構的存在。原來,她在歐洲歷史上是真是存在的,這真是一件令我十分臉紅的事情(ps我覺得以后這件事肯定會發(fā)生的更多)
其實看完,覺得無論是視角還是敘事的方法,我覺得都挺一般的吧,唯二讓我覺得喜歡的地方是:1、上帝(至少我認為是上帝)在貞德最后的人生中,所扮演的意義,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提了一個高度。人,追本溯源,終究是逃不開心念,無非是有人看清了有人開不清。2、對于貞德這一人物,沒有從政治亦或是宗教角度強加某些身份,某些夸張的“神力”。導演認為她終究是一名人,一名有著思想感情,會憤怒會恐懼會開心會懺悔的普通人。不過,一名19歲的少女,結束了英法100年的戰(zhàn)爭,卻又被以“異端教徒”、“巫女”的身份被燒死,讓人唏噓不以。
但是,我聽不喜歡,在其中,貞德的扮演者那憤怒、或者是以為那是神跡的時候的演出,讓我覺得,十分的詭異,并且說不出來的不喜歡。這便是我一直在快進的原因。
觀后:「圣女貞德」與之前看過的「勇敢的心」,寫的都是反抗英國侵略的史詩般的故事,為我們塑造的也都是頂天立地般的英雄人物,但在華萊士與瓊之間,我更喜歡腳踏實地、根植于土地群眾的華萊士,而不喜歡神神叨叨,借上帝之口來號令天下的瓊。由于瓊與上帝的溝通本身就是以心靈的方式進行,因此她能從禱告中,從夢幻中,甚至是從戰(zhàn)陣中得到的神諭,十分有限,也并不真切,導致她的眼神總是飄忽迷離,她的聲音總是猶豫顫抖,她所指揮的一場場勝仗,不是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的結果,更多的是靠其個人主觀臆測、狂妄蠻干,甚至歇斯底里的機緣巧合。不明白呂克·貝松為何挑選這么個人來飾演圣女貞德,相較之下梅爾?吉布森飾演的華萊士要來的飽滿許多
《圣女貞德》她的歷史仔細讀一讀其實挺慘的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