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們青澀,其實當年自己也是一名少年,被他們迷得不行,轉(zhuǎn)眼一回間,自己已是中年大叔,翻看一下當年的片子,看到他們的身影,竟然還是喜歡,一點沒有用快進慢慢的看完。
片子留住了他們的青春,但是真實的我們卻留不住時光,我們都在慢慢變老,慢慢成熟,慢慢改變,現(xiàn)在只能以一個中年大叔的年光來看當年,當年的他們都還很青澀啊,現(xiàn)在更喜歡他們成熟后的樣子。
鐘鎮(zhèn)濤,最經(jīng)典的時刻,應該就是瀟灑哥那種放蕩不羈的感覺。
劉德華應該就是無間道中瀟灑自若的中年紳士。
這部電影的導演叫洪金寶。不錯,就是那個洪金寶。
第一次看,是在13年前。那時候還小,只依稀記得那頭仿佛穿越時空的海豚,和那首很好聽的詩。進大學后在校園網(wǎng)上又看過一次,竟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橋段顯然是不夠新鮮的,如假包換的太子被陰險弟弟迫害出逃。于是好人逃壞人追,其間遇見正義凜然的無為青年阿飛,更穿插了兩男兩女四角戀。Maggie演臥底在太子身邊的侍女魔仙兒(這個名字還真……),和所有灑狗血的電影一樣,臥底的女人愛上了敵人
原本只是想吃一面碗,卻遇見一部一個輪回前拍的老電影。
一個人,新年,饑餓,不是故鄉(xiāng),這所有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助長了相互的氣焰。我想在家里不知今夕何夕的日子恰恰說明了港灣的意義。在杜先生的思維里,這不過是普通的一天,確實。于我來說,又是故作了姿態(tài)。
因為面湯很燙,我心不在焉的瞟了顯像效果極差,色彩分辨率異常原始,已經(jīng)到了有兩條白光貫穿屏幕的19寸彩電一眼。它滄桑的樣子似乎企圖喚起我對學子沒有被夷為平坦的廣場之前破舊的土房的印象,那卻已經(jīng)是7年前的往事。在亂七八糟小廣告后,畫面出現(xiàn)了70年代擅長的豎版行楷字名頭,黑底兒紅字兒,可是全看不清楚個數(shù)。竟引得我?guī)е粗秃У奈兜?,繼續(xù)看下去。
廢墟焰火中馬匹飛馳,死里逃生之余總要來個程式化的勒馬回身,好像是等著敵人追上,搞得人心里緊張兮兮。這樣的場面再次表現(xiàn)是在七劍里。恍惚中嬌媚嫣然的張曼玉帶著紗幔,凝視著身邊馬上英俊高貴的鍾鎮(zhèn)濤……一行人馬繼續(xù)亡命天涯。畫面一轉(zhuǎn),一片悠然清新的竹林,咳咳,如果沒有看錯,年輕的劉德華在里面施展拳腳,練武修身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還有沒有下一句???”
“好像有。我忘記了……”
有個評論說過,這部戲最離奇的地方在于結(jié)尾所有人都死了,唯有他活了下來(言下之意這一點兒不符合我電影角色的高“死亡率”)——但這恰是此片最悲愴之處!如同這部電影里唯一的愛情,無望無果,悵惘凄絕?!松罨臎鎏幠皇欠比A散盡,無論美好還是悲傷一切戛然而止,悄無聲息。(電影最后那個鏡頭迄今都能精準的擊中我的痛點)
的電影角色古裝的不多,畫風純美至此的更是寥若晨星
“煢煢白兔,東奔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是我幼年時看的電影,那時小,不懂得那么多,就覺得阿飛(劉德華)活的很自在,但又好孤獨,莫名其妙的悲涼。結(jié)局就只有他一個活著,其他人都死了,而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那一片野花和它下面掩藏的尸體,還有玉玲瓏風中的聲音……
重新刷了一下這部20多年前的老片子,當聽到月牙兒臨死去時對阿飛說“對不起,我不能陪你了”,一下子就在心頭涌上了對命運的敬畏,對角色的憐惜,對角色背后那個女人情感的唏噓!那年梅姑患病,去世時,有沒有想起這句臺詞呢?那種宿命注定的哀戚,華仔有沒有心下黯然銷魂呢?唯別而已……斯人已去,獨留憔悴伴君傷!外人只是旁觀,可能無法真正的理解二人的默契和甘心,不過心里會為那個癡癡的傻女嘆息一聲~你欠她一個回應??!阿飛!
這部電影巧合地預示了二人的宿命,二人的情,讓人心中戚戚然!我覺得這首黃霑的《趁春濃為我展歡顏》,恰恰是心聲!
趁春濃,為我展歡顏,讓我心繽紛百瓣,舞幾回,欲醉朱顏,春風里癡癡顧盼看紅黃片片柔柔淡白,春在河山撒明媚燦爛
1993年,劉德華、梅艷芳、張曼玉、鐘鎮(zhèn)濤
正是他們正紅的時候,鐘鎮(zhèn)濤對于一臉正氣的角色絕對游刃有余
可惜了劉德華、梅艷芳、張曼玉,沒有可以施展演技的地方,不過這部電影也實在沒有可以施展演技的地方,但張曼玉就是張曼玉,一個眼神都是戲
還有錢嘉樂,也是武術指導之一
結(jié)局還是出人意料的,這句話挺好,“野花盛開的地方,下面都有很多的尸體”
要不是這些明星,估計是不會看這部戲的,記得當年縣城的電影院還沒變成家具城的時候,這部電影是被強烈推薦的,當時的主打明星是鐘鎮(zhèn)濤和張曼玉。
劇中的主題歌是葉倩文唱的,好聽
“戰(zhàn)神傳說”張曼玉新作,浪費了這些大明星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