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聽聞《美國騙局》的大名,今天首映,自然不能放過,小牛我中午飯也沒有吃,就急急趕到,為了享受包場的感覺,還特別挑了一個有些過氣的影院,和大中午的時間??上业乃惚P打得不夠圓滿,還是有一對情侶坐在了最后排的情侶座上,充當(dāng)起了我和《美國騙局》的大燈泡。我暗暗希望他們不要發(fā)出什么聲音打擾我欣賞電影就好,至于能不能看懂是他們自己的事兒。
開場就很有《兩桿大煙槍》的范兒,三個騙子滿腹心機的慢動作入場鏡頭,很有些炫酷帥+性感,接著就開始了倒敘,在那高高的谷堆旁邊,講起了騙子們過去的故事。
為了不記那么多麻煩的美國人名,我就簡略稱呼,如果冒犯了哪位的偶像尊神,你來咬我呀。
主角是大騙子,娶了一個年輕漂亮又傻氣的宅娘,附送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靠行騙日子過得湊湊合合。自從勾搭了一個性感嫚,順利的把她培養(yǎng)成女騙子,兩人就合伙進行貸款詐騙。本來騙得風(fēng)生水起,日進斗金,自己在兩個女人之間周旋自如,盡享齊人之福。沒成想女徒弟被FBI的毛頭小子深深的騙了,不僅欺騙了她的好感
還是很不錯的劇,只是看著太糾心了,不敢看第二次。
貝爾非常強,為了這個主角,不但努力增肥40榜(對比張家輝《激戰(zhàn)》練肌肉才知道好萊塢演員是多么的專業(yè)和艱苦),還自毀形象,又肥又禿的又駝。再對比萊昂納多從來不敢扮丑樣,才知道“蝙蝠俠”是非常讓人敬佩的。
不太喜歡詹妮弗,她的饑餓游戲我就看不下去。她在這片子里扮演貝爾的老婆這個角色,非常讓人著急。但她的表演也是值得肯定的,那么一個神經(jīng)質(zhì)瘋婆子似的家庭婦女,演得確實很到位。
貝爾更是完美的將一個糾結(jié)得要心臟病發(fā)作的美國老騙子,演繹得入目三分。不管他是在糾結(jié)于跟老婆離婚,還是糾結(jié)于女朋友跟別人曖昧?xí)r,還是糾結(jié)于怎么救自己、救朋友、救家人、救愛人時,他的無奈、他內(nèi)心的痛苦,觀眾們都感受到了。特別是后邊幾場戲,如差點被殺回家跟老婆大吵、騙局完后給朋友贖罪,他的痛苦,他的疲憊,看得我都很糾心啊。
那警員也演得很不錯,同樣是有點神經(jīng)質(zhì)的一個角色。
而另外一個女主角,貝爾的情人,讓我感覺怪怪的,一會好一會壞,看似淫蕩又很矜持,最終也沒跟警探上床
大德州的AMC場面宏偉,站在售票機前想買最近的一場電影票,遠(yuǎn)道而來的朋友說,先看看劇情說的什么吧。拿起手機在豆瓣上搜到American Hustle頁面,看到演員表后,我說,“就這部了”。
一男一女兩個騙子和FBI特工搭檔,共同偵破一起國會腐敗案。故事原型為上世紀(jì)七十年代,F(xiàn)BI在紐約哈帕克和長島的名為“阿伯斯坎”(ABSCAM)的調(diào)查行動。影片里四位主角大飃演技,配樂和服裝布景為了契合故事發(fā)生時間,也是典型的70年代風(fēng)格。在看到新澤西議員夫人和男騙子的太太 -- 一個好吃懶做的少婦,挽著手臂親密交談時,我試圖理清楚這場打著正義旗號來行騙的故事立場:FBI和詐騙團伙合作,與政府官員對立。 本來讓人妒恨的江湖大道,在加入FBI辦案后變成了正義的使者,正好,影片本來的名字“Bullshit”也被改成了“Hustle”。 也許是還沒有習(xí)慣資本主義社會中各階級立場不分明的特點,看似這場戲有些不按常理出牌。直到在我搜索影片背后的故事時,得知這兩個騙子在調(diào)查中的職業(yè)有個漂亮的名字:“FBI線人”,我才了解了兩位主角正真的價值。
這個電影大致描繪了我們生活中的三種人:懂得偽裝或改造自己而達(dá)到目的的人,單純毫無保留的人,吃藥也沒用的蠢人。
我們遇到比較多的一般是第一種,因為第二種太容易被第一種人利用(比如說想把賭博合法化的市長),而第三種無論怎么折騰也成不了什么事兒。
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聰明和自我保護機制,所以我們很難以自己真實的面目去面對別人,甚至面對自己。而真實往往是難以讓人或自己接受的。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FBI小探員發(fā)現(xiàn)了女忽悠居然不是真的英國人,而是在他面前裝倫敦腔的美國人
這部電影的確劇情浮夸冗長,讓人云里霧里,但是有一點還是做得值得表揚,就是它把一些人性和做人的事情講得很有趣。比如看見一個人所需要的和相信的,你就能取得被認(rèn)可和去控制的權(quán)力;比如人們時常陷入他人所設(shè)計的陷阱之中,是來自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對外界索取的過分貪婪;比如欺騙確實能滿足很多目的,但最終會在真善美的拷問下備受煎熬。至于這部電影能獲得頒獎季的大豐收,對此我真心呵呵。
5千貸款五萬,不成不退錢。這是一種投資行為,利用了人們愛占便宜的心里。但貸款不用還嗎?美國人沒有存款,但是卻不擔(dān)心醫(yī)療、上學(xué),住房這些問題,連繳稅都要貸款。也許是平時在繳保險,所以不擔(dān)心醫(yī)療。但整個社會就是以享樂為上,而這也就是人們?yōu)槭裁匆J款的原因。而因為想貸款,所以就不怕受騙,尤其是當(dāng)別人屢次拒絕,而且把貸款條件推到一個高度。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跟你說話是看得起你,而向你收取費用是真心想幫助你,只是世事難料,多半是不成功的。而越把責(zé)任推得越干凈,反而說明越公正,尤其是表現(xiàn)出有內(nèi)部關(guān)系的時候,這種“公正”顯然就可以操弄了。
別人為什么會相信一個事情,不是他想相信這個事情,而是經(jīng)過他的判斷與求證,這個事情是值得相信的。如果想這樣騙取一個人,就要讓他看到其中的可行性與獲利性。可以通過第三者建立這種信任感,也可以適時拋出一些小恩小惠讓人吃到甜頭。就如傳銷,發(fā)展下線,拿新近的錢分給舊人,制造假象。所以設(shè)定一個騙局要抓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擺一個局讓他悟,也就是賣了他,他還要幫忙數(shù)錢。
《美國騙局》這部電影有一個疑問:男主角艾文是大贏家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