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悲歌
梁祝的故事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但是我一直沒有看過徐克導(dǎo)演這個版本,昨晚偶然看到了剪輯,被楊采妮的笑吸引了,便把電影給看了。
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兩個相識相愛的人因為門第和社會觀念的束縛無法在一起,最終雙雙離世,化蝶成雙。就像英臺母親說的一樣,他們以為兩個人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英臺母親曾經(jīng)也女扮男裝去讀圣賢書,也曾經(jīng)遇到了不一樣的人,但她最終還是嫁進了上虞祝家,忍受丈夫的虛偽。
但是說到底,梁祝仍然是童話故事
“你不寫?你以為憤怒就會改變跟英臺的命運嗎,你以為很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面的漢人,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在我們這個漢室沒落的時候,人人都這么虛偽、迂腐和勢利,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祝夫人。
“夠了,你不是在說我們,你這是在自怨自艾”梁山伯。
昨天整理硬盤的時候,偶然看到了吳奇隆版的《梁祝》,想起小時候看它,晚上睡覺在黑暗中掉眼淚,不知道現(xiàn)在還有沒有這種感覺,于是打開來拖了一下
徐克的分鏡太厲害了。英臺被罰舉琴、山伯在遠處彈琴作陪這一場,鏡頭先是在梁祝兩人間切換,遠景對遠景、特寫對特寫,祝英臺的表情從委屈到愕然到安定,琴聲代替梁山伯安撫了她。鏡頭切到院長夫人,她端坐案前眉頭緊蹙,琴聲讓她心緒不安;再給到夫子,同樣是端坐案前,但他捻須凝神,陶醉在琴聲中。后面這組對比很有意思,院長夫人和夫子都聽出了梁山伯琴聲中的綿綿情意,沉迷鉆研琴藝的夫子為學生開竅欣喜,而院長夫人卻憂心忡忡,她知道不被祝福的愛情在兩個年輕人之間萌發(fā)了。
前半部分風格歡脫可愛,把梁祝二人是怎么落入情網(wǎng),怎么之后會愿意為愛癡狂都表達的很細致入微,很打動觀眾
在文閣的情節(jié)拍得好可愛,兩個還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害羞懵懂。
幾次同床而眠的情節(jié),很細致的表達了兩人感情的加深。
祝英臺為了梁山伯罰站到天黑,大哭不止,聽到梁山伯的琴聲才作罷,受到安慰,這段我真的很喜歡,女演員演的靈動萬分,吳奇隆演的就有點木,嗯
當然拍得最好的,還得是后面祝英臺被叫回家,為了和梁山伯說話一訴衷腸,兩人在山上淋雨的情節(jié),拍得真是純情動人
對梁祝最好的注解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