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很想吃一塊厚實的、齁甜的糕點,就像電影里那樣的英式蛋糕,對,還要配合著一杯紅茶。
在家附近,我所找到最接近的就是星巴克里的松餅。于是十分鐘之后,我在家里喝著紅茶,吃下兩口溫?zé)岬募t豆燕麥松餅。
也許因為它們的熱度和甜,是此時此刻最直接、唯一有效的情緒安慰。生活真苦,人世間真絕望,然而總有那一點點熱、一點點甜。于是,我們說要有勇氣,要有夢想。
對于Mrs Green來說,那一點熱和甜自然就是Mr Brundish和小女孩Christine,前者是靈魂共鳴
其實我沒有想到這部片子的走向會變得這么沉重。不歡迎,被嘲弄,重重阻攔,死亡,再到離別。權(quán)力,偏見,諷刺,不理解再到憤怒和失落。驅(qū)逐和偏見是切實發(fā)生的,世界上沒有那么多英雄好漢拯救地球的故事,女主從始至終也只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在差異巨大的現(xiàn)實世界中也沒有那么多末位翻盤,古怪的老頭咳盡最后一滴血也無法成為撥開烏云的狂風(fēng)。
是只需要勇氣嗎
(這也導(dǎo)致我現(xiàn)在還在懷疑我是不是沒看懂這部片子)
片子里面的細(xì)節(jié)我還是不太滿意的,包括影片的著重點,邏輯鏈接和轉(zhuǎn)折做的都不盡完善
一、引言
電影《書店》改編自佩內(nèi)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說。故事發(fā)生在英格蘭偏遠(yuǎn)的小鎮(zhèn)哈堡,孀居多年的弗洛倫斯沖破重重阻撓,在當(dāng)?shù)乩衔蓍_辦了一家書店。在這雀巢咖啡還相當(dāng)新奇的1959年,小鎮(zhèn)并無一人喜愛文學(xué)。此外,惡毒的加馬特夫人從未放棄過將老屋改建為藝術(shù)中心的想法,并利用權(quán)勢處處逼迫弗洛倫斯。除了獨居的布倫迪希先生和早熟的小女孩克里斯汀,并沒有人關(guān)心書店的存亡。最終,弗洛倫斯只能在他人冷漠的注視下離開——“因為她生活了將近十年之久的小鎮(zhèn),并不需要一家書店”
只要書店在一天,終有一天能等來手指干凈或者骯臟的讀者。
在上海電影節(jié)上,無論是文藝范精神導(dǎo)師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還是如《晝顏電影版》這樣的話題性作品,亦或《碟中諜》這類的視覺系大片的票都被早早搶劫一空。這反而給一下不太受到關(guān)注的“小片”留下了空間。比如這部非常悶騷有趣的《書店》(The Bookshop)。
這部慢熱的片子給人這樣的感覺,仿佛你漫無目的的走入一家書店,意外翻開一本不太熟悉的書,卻越讀越沉迷。翻完最后一頁后,你心中恍若雷擊,有一種若有所失的微痛感?!稌辍分档靡豢?/p>
他們可以剝奪她的夢想,但無法奪走她的勇氣丨觀影《書店》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