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電影制片廠1957年出品的反特題材影片,改編于當時震驚全國的“羊城第一案”。在上世紀50年代風靡全國。
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軍逮捕了一個攜電臺潛入國境的特務(wù)209,但口供還沒錄完,209就因傷勢過重而死去,僅留下特務(wù)聯(lián)系的暗號和地點,209是要和一個叫“梅姨”的特務(wù)頭子接上關(guān)系。
又是一個兒時印象深刻的抓特務(wù)的電影。我方英雄風流倜儻,機智英勇。劇情緊張,驚險刺激,人物眾多,關(guān)系復(fù)雜。當時出演偵查員的是明星馮喆,他瀟灑自如、不露痕跡的表演風格,也是他電影表演的一個高峰。
《羊城暗哨》說的是一群廣州人要逃到香港,轉(zhuǎn)道聯(lián)合國去告狀。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去上訪。如果你剔除影片中對“特務(wù)”的負面描寫,以及陰險的表情、昏暗的配光等等,影片“告狀”的主題就顯而易見。
告狀的人包括農(nóng)、工、商、政、醫(yī)等各界“受難的人士”,他們不滿“囗囗后” 囗囗囗囗等運動剝奪了他們的財產(chǎn)和囗囗,從而要到聯(lián)合國講臺上去控訴。為此他們組成了“囗囗團”,計劃乘坐由廣州前往海南的輪船,中途劫持之,在境外同伙的接應(yīng)下,經(jīng)香港去美國紐約的聯(lián)合國總部。
講述人:梁初,84歲,電影《羊城暗哨》主角原型
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電影《羊城暗哨》一度風靡全國,深入敵后、機智勇敢的虎膽英雄王練依然在許許多多國人心目中鮮活著。今天繁華喧鬧的廣州城里,一位84歲的老人默默承受了近半個世紀的“反革命特務(wù)”的惡名。
云淡風輕,如今老人對一切都很豁達。在廣州解放55周年之際,王練的原型——梁初老人,向我們訴說了一位臥底情報工作者的跌宕人生,以及廣州城迎來新生后的真實歷史圖景。
半世豪情難忘,須發(fā)皆已如霜。10月12日黃昏,海珠區(qū)東華東路一套簡陋的兩居室內(nèi),84歲的梁初老人見到記者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返回臥室,一氣找出幾個小小的紅本本——老人收藏了50年的工會會員證、工人診療證,以及一本《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
老人耳聰目健,他用一口地道的粵語反復(fù)介紹:這些都是我原來的證件……原來,老人是急于說明自己的身份:他是廣州解放時黨的地下工作者,不是背負48年“投案坦白特務(wù)”、“免于刑事處分”判決的“反革命特務(wù)”。
秘密受召 搬運工成“特勤人員”
比起當前的那些標榜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的le se..我更愿意看這些四五十年代的老片兒.看慣了花里胡哨的片頭,每次看到老片開幕時的白色光點還有似乎晃動的屏幕,整個黑白的影象,我就充滿了期待,會想起小時侯搬著小板凳熱熱鬧鬧的在學校操場上集中看電影的情形,很興奮,盡管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好象放的最多的是戰(zhàn)爭片兒..
故事背景是1958–1965年的中國,描寫廣東一帶偵察員反特的懸疑故事.懸疑片兒,太有傳奇色彩了.現(xiàn)在喜歡玩懸疑的人太多了,要么血腥暴力要么陰森可怕,當代懸疑似乎更多和驚悚聯(lián)系在一起了.孰不知我們其實很多人只想要看懸疑,想看吸引人的推導.而不想看暴力血腥,也不想被驚悚片嚇到半夜都不敢睡覺,每每想起依然脊背發(fā)涼.廢話不說,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我方潛入敵陣做暗哨,打探消息并配合組織行動以抓獲一小撮特務(wù).但是安排很巧妙,最后的特務(wù)頭子居然就是安插在暗哨馮喆和女特務(wù)假扮夫妻的家中保姆,的確震撼.也是故事的亮點.
“羊城暗哨”現(xiàn)實比藝術(shù)還精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