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青春是影視劇永遠的主題,永不過時。從1989年的《十六歲的花季》到1997年的《十七歲不哭》、1998年的《將愛情進行到底》,再到千禧年后的《十八歲的天空》《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再到近年來《最好的我們》《風犬少年的天空》這些青春劇的熱播,它們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近期在優(yōu)酷熱播的青春劇《當你年少時》引發(fā)關注,再次將觀眾帶回到青春歲月,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才華的青年導演張華倫。
人總有窮老之時,但世界永遠蓬勃生機無限
本人也算是青春劇的忠實愛好者,在我看來,從前幾年的振華三部曲開始,國產(chǎn)高中生的青春劇也算走上了正軌,不論是從服化道上都改成了那種全國基本一致的中式校服,還是情節(jié)上每一個高中生都經(jīng)歷過的藝術節(jié)、籃球賽等事件,都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應八零九零后的高中時光,而更真實的就是對初入青春時懵懂又細膩的感情的刻畫也將觀眾帶入劇情,引起共鳴。而在一眾青春劇中最能抓住我內(nèi)心的兩部就是《當你年少時》和《你好,舊時光》了,兩部劇的男主都是接地氣的學霸,兩部劇的每一個角色刻畫得都非常立體
不追到六七集,還真不知道女主笑然最開始的性格是那樣的自卑敏感,她能成為現(xiàn)在這樣落落大方、陽光自信的姑娘,大概也是因為身邊圍繞著這么多有愛的鄰居和朋友吧。
已更新的幾集看下來,感覺《當你年少時》這部劇就和男二瑞哥一樣,屬于慢熱型的。前幾集中沒有太過明顯的戲劇沖突,循序漸進將幾位高中生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展開,但細看也會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暗埋的伏筆:男主成海和女主笑然初見時,男主帶女主去偷摘的含笑花,女主裙子上媽媽繡上的含笑花,奶奶格外珍惜的寶貝花瓶里插的含笑花,同樣是含笑花
說要吹爆這部劇可能有些孩子氣,但也真是好久沒看見這么接地氣純粹又充滿回憶感的校園劇了
說實在的,這幾年號稱青春校園題材的劇也不少,但總透著那么一股老黃瓜刷綠漆的別扭勁兒——中年人硬拗少年派,滄桑的臉做出天真的笑顏,再加上跟當時年代驢唇不對馬嘴的劇情細節(jié),為了追求流量而堆砌的大熟臉偶像,看著看著就難免出戲。畢竟屏幕前的觀眾都是親歷者,樁樁件件往事回憶都刻在腦子里,想“蒙混過關”可不容易。
但隨手點開的這部《當你少年時》卻給了不同的感覺
點開這部劇不到五分鐘,從一閃而過的日歷上看到“2006年”的字眼,瞬間有了代入感。那一年我虛歲十七,剛好也升高二。算起來我和劇中的主人公差不多同齡。雖然我老家在西北小縣城,劇中的故事發(fā)生地好像是東南海濱小鎮(zhèn),地理位置上差得很遠,但并不妨礙我們共享一樣的青春記憶。
那時候家里還開著小飯店,我?guī)缀醺蚰弦粯樱艑W和周末時間都在店里幫忙。
我發(fā)小跟成海家一樣,買了一輛小巴,包了一條縣城到鎮(zhèn)上的路線開班車。發(fā)小的爸爸當司機,媽媽負責收票錢
“當你年少時”我對青春劇算寬容了,但昧著良心打高分真不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