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剛剛上映沒倆月的西班牙語電影,伊朗導演阿里雷扎·哈達米的處女作。故事的背景設(shè)在智利,或者世上任何一個你愿意的角落。電影時長93分鐘,很討喜。昨天下午一刷,覺得對白零零碎碎,虛虛實實,有點懵。今天上午再靜心刷一次,越看越有味道,不禁拍著大腿說,妙啊,本月的三甲有了。
西班牙語的電影,色彩鮮明,熱情奔放,人物飽滿,情節(jié)縝密是它的特點。而南美洲電影獨有的風情,常常將暴力美學和死亡結(jié)合在一起。東方人將死視為莊重的儀式,諱莫如深。南美人則肆無忌憚的議論死亡,盡情的調(diào)侃死亡
惡行與善念
鎮(zhèn)壓民運的歷史總是黑暗的。電影《遺忘詩行》(Los versos del olvido 2017)似乎并沒有太多關(guān)注歷史,而是借歷史之背景來談人性之善惡,雖然有些地方不太好懂,但以此主題來理解本片大旨可行。
人性的確有多個層面,最為人們所關(guān)注的應(yīng)當是它的道德性。所以,人有了惡行,往往想掩蓋,一旦掩蓋不了,便會采取選擇性遺忘,或?qū)⒇熑瓮平o大環(huán)境。本片正是基于人性的這個特點,探討大環(huán)境下(1)個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惡行的;(2)即使惡行遍地,人性中的善念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扣一星,有一點濫用符號煽情過渡的嫌隙
在我看來,本片最驚艷的地方是在它通過形式與內(nèi)容的結(jié)合使得影像修辭重新返回到了某種純粹的境遇(電影本體意義上)。舉個例子,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老人在被警察毆打(在一個多層嵌套的鏡子中映射出來的畫面)之后,他獨自在月光灑落的平原上行走,眼前是一張漏出半只的大手,仿佛還能讓人看到泥土下的半個身體。在此處,影像的綿延與現(xiàn)實的“超現(xiàn)實化”達成一種美妙的和諧,給人一種古典、肅穆、寧靜的悲傷。后現(xiàn)代電影有一個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
淺淺為遺忘詩行寫一點感悟
示威者的被拋棄的尸體,在社會底層默默工作的守墓人,看起來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比如需要出生證明才能入葬,主角被打后提前退休),交織成了現(xiàn)實。
抗議者們永遠不會停歇的,他們需要自己的權(quán)利,當局的鎮(zhèn)壓也永遠不會停止,他們同樣需要自己的權(quán)利。
溫鐵軍在《十次危機》中談到,農(nóng)村是危機轉(zhuǎn)嫁的天然海綿,對映在影片中,社會的普通人們,或者說孕育出了反抗者們的順民們,同樣是這樣的海綿,他們會平靜地埋葬,同時也會真誠地紀念這些死去的人們
“死亡不是終點,被人遺忘才是”,特別讓人悲傷的一句話。多少人離開世界之后,能被多少人記得?
/
一位忘記自己名字的守墓老人、一位失去光明的挖墓人以及女兒即將結(jié)婚的卡車司機,他們一起共同守護著墓地,為1001個故事默哀,他們離死亡那么近,又那么遠。
/
即將關(guān)閉的墓地里有一位被遺忘的逝去的年輕女子。守墓的老人給時代悲劇者的年輕女性一場溫柔又體面的葬禮。她雖然被遺忘,但是依然獲得溫暖。??
—
“遺忘里的遺忘,才是真正的遺忘。”看完整部電影之后,我才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像是透過老膠卷相機的取景框窺視,明信片感覺的每一幀畫面,構(gòu)圖和冷暖配色比極為考究,整體是一部色調(diào)統(tǒng)一的佳作。
故事如三行短詩般簡單,卻注入了悄無聲息的大量情緒感情;一些晦澀難懂的地方,大概與時事背景有關(guān),例如電影中經(jīng)常提到的某些組織和他們可怖的作為、黑白兩道都警告恐嚇「你什麼都沒有看見」、剪報不約而同提到失蹤命案與恐怖組織活動,在加上片中沒有明確說明的槍決?動蕩不安的局勢可能需要額外作功課了解,不過透過情節(jié)交代的信心雖然簡短,也不難猜出各種潛在危險的威脅
遺忘詩行:緊湊!世界會遺忘,可終有人記得世界經(jīng)過的痕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