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這部里是助導,邵氏大牌云集,場面戲算邵氏篇里大制作了,狄龍陳觀泰這部里都是醬油,表面主要講兩個日本人打架(丹波哲郎版盧俊義上梁山及收拾黑澤年男版史文恭)的故事,但感覺全篇主角更像是小乙哥姜大衛(wèi),盧俊義半天打不贏的史文恭他一來就干翻了,大反派史文恭在本片里十分正直,怎么看都是梁山的人更奸詐。音樂太歡脫了,主旋律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吊人索,其他都是六七十年代各種搖滾樂,西部片混搭布魯斯和重金屬各種逗比。同類的經(jīng)典“借鑒”有武松和猛龍過江的主旋律,用的西部往事的
大家有沒有仔細看過,此片剛開始曾頭氏騎車出來迎戰(zhàn)晃蓋時路過一口池塘,還能清晰的看到此池塘有挖掘機挖過的痕跡仍在,哈哈,有點失真啊,還有功夫的動作被打時的翻滾有點過于失真,只是個人看法,哈哈
張徹版《水滸傳》,據(jù)說為了拍這部片子,邵氏大樓都空了!應該說,男演員都去拍《水滸傳》了,女演員們獨守邵氏大樓空房。
選角都是絕了!谷峰爺爺?shù)乃谓?,岳華的林沖,樊梅生的李逵,王鐘的石秀,真得是這一角色挑選完,三十年也沒法超越。
并且我get到表哥的美了,王鐘的石秀帥出新天地?。?br>此片又名《燕青傳》,燕青真色藝雙絕。小姜版的燕青非常瘦,但武力值在張霹靂的偏心到后腰的加持下,相撲時,可以力克兩個壯漢。吹笛子的時候,很旖旎,據(jù)說是用拍花魁的手法拍燕青,用拍嬤嬤的手法拍其他女性角色。其實,《水滸傳》哪有什么正經(jīng)的女性角色呢?!所以,小姜只好拿女主角的劇本了!
并且,燕青還是一個自帶BGM的小哥,奇客奇客恰。
陳勛奇做這個配樂時,一定玩得特別地開心,畢竟電子音樂,可勁兒地玩耍,還帶配樂混人聲的。
85分鐘,武松和燕青才銅礦,但又是一見如故,秒戰(zhàn)隊在一起。
盧俊義非常不容易,一個外國人,被陷害,被抓,被上刑,被流放,被吃斷頭飯要砍頭,還要和自己的師弟史文恭,也是一個外國人。兩個慕邵氏、張徹之風采的國際友人
難得看到這個片子,要回溯這么多年的歷史。有一些隱隱約約的感受,也不甚清晰,更沒有深入梳理,記錄一下。
香港電影從解放后承接上海一大批影人,又全面開放對接世界以美國好萊塢和歐洲電影的影響,做了很多接地氣的探索。從五十年代的左派電影到六十年代邵氏的崛起、黃梅調(diào)和歌舞片的大行其道,著實火了一把,也令香港電影超出地域、具有亞洲的影響力——有人說這里有港英政府基于國共對立時代扶持己方集團軟實力的成分、類似今天助力韓劇流行文化,也有一定背景因素吧——港臺、東南亞、日本
除了有提到的李修賢演張順,秦沛這個那時候的小胖子居然演大帥哥小李廣花榮,我比較注意到了83版射雕英雄傳的洪七公的扮演者劉丹,這里演插翅虎雷橫,83版射雕英雄傳的歐陽鋒扮演者楊澤霖,這里演一枝花蔡慶,這兩個“老冤家”同臺,難得啊~~~
群英譜如下:
姜大衛(wèi) (飾浪子燕青),
狄龍 (飾行者武松),
何莉莉 (飾一丈青扈三娘),
岳華 (飾豹子頭林),
金峰(飾吳用),
谷峰(飾及時雨宋江),
丹波哲郎 (飾玉麒麟盧俊義),
井淼 (飾曾長官),
王鐘 (飾拼命三郎石秀),
王光裕 (飾曾密),
王清河 (飾縣官),
午馬 (飾鼓上蚤時遷),
田青 (飾李固),
佟林 (飾托塔天王晁蓋),
李允中 (飾梁中書),
李恒 (飾神行太保戴宗),
李文泰 (飾董超),
沈勞 (飾張孔目),
吳池欽 (飾病關索楊雄),
凌玲 (飾賈氏),
胡威 (飾蔡慶),
秦沛 (飾小李廣花榮),
唐炎燦 (飾曾升),
陳觀泰 (飾九紋龍史進),
陳全 (飾曾魁),
梁尚云 (飾赤發(fā)鬼劉唐),
張揚 (飾小旋風柴進),
張斌 (飾曾涂),
彭鵬 (飾花和尚魯智深),
黃培基 (飾曾索),
王清 (飾相撲手),
楊澤霖 (飾蔡福),
一部水滸傳,最好看的當然是武十回,其次是魯十回,再次宋十回,再次石十回,再次盧十回,最慘的當然是征方臘。
張徹的水滸傳,拍的竟然是盧十回和征方臘,盧十回就是大名府加上曾頭市,為什么說盧十回不好,因為梁山好漢很多被官府所逼,而盧根本就是被梁山伯的人逼上梁山的,人家好好的在大名府做富豪,只不過妻子有點欲求不滿而已,算不得大事。吳用這廝,百來號兄弟,單單選了個闖禍胚李逵一起,這根本是要折騰盧俊義妻離子散。
電影片頭很有氣勢,一騎人馬從山腳一路上了山頂,到了忠義堂
【水滸傳】《姜大衛(wèi) 作品二部》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