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星都是陣容給嚇出來的。
首先,請化開開篇一短串字幕的濃縮歷史:拿破侖,用了大概不到20年的時間——推翻了法國封建王國,打穿了中東奧斯曼帝國,化解了無敵的圣羅馬帝國,統(tǒng)一了歐洲還有度量衡(哦對了,俄羅斯是被拿破侖在冬天武統(tǒng)的),以一個無神論者的姿態(tài)叫來教皇在旁邊看著自己給自己帶上了【皇帝】的王冠(注意,是皇帝,不是王。比如,查理曼是王嗎?是王。但是拿破侖是皇帝,有啥區(qū)別說來話長自己去查)。然后不列顛急了,著急大伙耍計謀,說“全歐聯(lián)合王國激集火拿破侖一個人
我看過的經典戰(zhàn)爭電影之一。場面宏大,敘事緊湊,時不時插入拿破侖和威靈頓公爵的內心獨白。影片講述的拿破侖性格鮮明,自信心爆棚,對權威的把控游刃有余以及作為一名父親對兒子的思念。演員的表演很到位。
威靈頓公爵也是在滑鐵盧一戰(zhàn)成名,收獲了榮耀。劇中配角也各有特色。
戰(zhàn)爭始終擺脫不了暴力的屬性。劇中的戰(zhàn)斗場面也宏大、我認為比較符合我想象的實際情況。
最好還是愿世界和平!人們需要從戰(zhàn)爭中學會反思,走向更文明和多元。
戰(zhàn)爭的本來面目,就是戰(zhàn)爭一旦發(fā)動,就以消滅對方的武裝力量為目的。你一旦加入了其中某個陣營里,作為士兵也好,軍官也好,那些所有喜歡的、憎恨的、人道的、反思的情愫都沒用,決定未來的只有兩邊的力量對比和基本的對壘章法。甚至后者所謂章法都沒用,因為兩邊的將領具備的這種本領是差不多的。那些什么妙計,或者神奇的攻擊,最多存在于小說或者電影中,事實是很多根本不切實際。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少之又少?;蒽`頓作為守軍,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為不用沖擊,可以嚴陣以待,專心對準對方過來的士兵射擊
雙方的部隊在巴黎近郊列陣開來,他們都穿著著紅白藍三色的軍裝,倘若他們站在一起將沒有人能區(qū)別開他們。
科西嘉島的怪物在泥土路上緩步向前,在他身后是不足百人的老近衛(wèi)軍方隊與不足千人的稚嫩的面孔,而他所面對的是早已背叛他的將軍與上萬人的軍隊。
他的手臂伸向遠方,示意身后的士兵放下武器,自己負手走向敵軍陣前。
“你們可以向我開槍。將軍,你想殺死皇帝?現(xiàn)在我就在這?!?br>這個身著灰布大衣的矮子直面敵軍的槍口,目光堅定地直視著他曾經的部下。
“開槍!”
將軍吼出他的命令。
至今看過的最震撼的戰(zhàn)爭片。
一部偉大導演拍出的偉大電影。
真材實料,制作精良,場面調度氣勢宏大,波瀾壯闊,配樂氣勢磅礴,視聽兩方面都驚心動魄。
攝影無以倫比,特別是空中俯拍和大場面的搖拍太牛了,再也看不到這樣的神電影了。
邦達丘克沒有停留在大場面上,他把戰(zhàn)爭的反人性本質揭示得淋漓盡致,一排排士兵像割麥子一樣倒下,結尾處漫山遍野的尸體,都讓人震撼無比。最后惠靈頓那句戰(zhàn)爭輸贏的獨白更是點睛之筆。
拿破侖有血有肉,把那種英雄遲暮的感覺演了出來。
戰(zhàn)役過程的表述比較混亂
“滑鐵盧戰(zhàn)役”歐洲戰(zhàn)王的隕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