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拍攝于1974年,是電影史上最著名的災難大片之一,片長接近3個小時,情節(jié)起伏,場面宏大,即使已經過去了30多年,仍被不少人記起。每次看這樣的影片時,就會不自覺的想到咱們中國什么時候也能拍出類似甚至效果更好的作品呢?
受有關方面的眷顧,這樣的機會馬上就要實現了!前不久,山西已經決定將王家?guī)X礦難救援的真實故事搬上銀幕,名字暫定為《八天八夜》,投資額高達1000萬,并將成為國慶的獻禮片,消息傳來,令我無比激動,倍受鼓舞,有關方面確實太有眼光了,選擇這個題材拍攝,在我看來,如果拍攝得法,至少會有四個方面超越《火燒摩天樓》帶來的觀影效果。
首先,影片將更精練,情節(jié)更集中?!痘稹菲瑫r間過長,尤其是前面的半個多小時,用了很多畫面來敘述大樓的安全隱患、無良奸商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無恥嘴臉,以及富商、政客等所謂社會名流執(zhí)意在已被發(fā)現有事故隱患的大樓頂層召開派對等無聊細節(jié),不僅浪費了大量膠片,提高了制作成本,而且情節(jié)拖沓
這自然是美國影史上很有名的一部災難片了,卡司陣容以保羅·紐曼為首,亦可謂明星云集。做為三十多年前的老片子,表現火災場面的特效能做到什么地步,看過這前也不太清楚,不過從海報和劇照來看,倒像是挺有些氣魄。當然,話又要說回來,在那個還不是以特效為大的年代里,大制作的災難、動作影片,似乎更側重于劇本編寫和演員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導演在拍攝手法上也不像現如今一干后輩般急功近利,華而不實。當我們已經對好萊塢大片的視覺轟炸日趨習以為常,老電影那種扎實的風格就顯得難能可貴,即使在節(jié)奏上可能偏慢,特效上可能不盡人意,但也都屬于暇不掩玉了。就好比新舊兩版海神號的對比,大部分觀影者的感受就證明了技術和意識孰輕孰重。
寫到這里,不禁想起一件事,為什么好萊塢沒有翻拍這部經典災難片的計劃呢?當然,也就是僅此一問而已,不翻拍也好,否則大抵又該如新海神號一般下場,前者在票房上船覆人亡,后者也難逃房倒屋塌。這是一家之言,不必當真哦!
建筑設計師道格(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飾)在自己設計的舊金山摩天大樓竣工之際,希望拋開工作,開始計劃已久的遠行,然而此時,主倉庫傳來了報警信號,在大樓指揮中心哈里協助下,道格查明保險終端柜沒有絕緣保護,而整棟大樓的電路都遠沒有達到自己的設計要求。大樓建筑商鄧肯和女婿羅杰為了節(jié)省建筑成本,降低了大樓防火規(guī)格。鄧肯和一班各界名流齊聚于135層的舞廳慶祝大樓落成,電路系統(tǒng)不堪負荷終于引發(fā)明火,道格和前來滅火的消防隊長邁克(史蒂夫?麥奎因 Steve McQueen 飾)力勸鄧肯疏散人群。消防設施不完善的摩天樓火勢很快難以控制,道格、哈里以及邁克的消防隊員們各盡所能救援人群,但洶涌的大火,似乎要吞噬一切……?豆瓣
這種摩天大樓將遍布全國,你來設計,我來蓋。
“情況有多糟糕?”
“這要看你的想象力有多好?!?br>你要是在爸爸的大樓里做了手腳,就叫上帝去救你吧。
我想要的,只是我當初想要嫁的那個人。
“答應我一件事?!?br>“什么事?”
“我開始不珍惜你的話,你就要開始采取行動。”
政治家不喜歡驚喜。
“你相不相信命運?”
“所有的好事我都相信?!?br>如果這是由電線引起的,那么任何地方都可能起火!
天吶,是摩天大樓!但愿著火的是第一層。
“你參加過高樓滅火嗎?”
“是的?!?br>“有那么困難嗎?”
“就像在煙囪里滅火?!?br>你們明明知道對七層樓以上的火災我們沒有把握,可你們還是能蓋多高就蓋多高。
我一直認為這棟樓不會著火。
消防隊長:在火災現場,我的級別高于任何人。
樓里起火了,如果這跟你有半點關系,我就把你活活吊死,吊死兩次!
你有沒有問過我,開支200萬是怎么省下來的?
我知道我該怎么辦,喝個大醉!
你不卑鄙,只是不夠成功。
如果你要削減成本,干嘛不減掉幾層樓?
害死人的人該叫什么?
“我們還有多長時間?”
“鮑布
“火燒摩天樓”七十年代的恐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