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點開這部44年前的電影,竟然驚喜連連,一口氣看完151分鐘。
開頭就是杜丘被冤枉,開始了逃亡之路,好奇心一路陪著他跑完全程。雖然因為年代痕跡導致出戲,但是故事情節(jié)曲折緊湊,那些現(xiàn)在看起來很假(比如林中熊)的打斗場面、突然出現(xiàn)的配樂的不自在感,也很自然被忽視了。
結尾最大快人心啊,可以說有些出乎意料,“昭倉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你倒是跳?。 奔热环芍撇貌涣?,索性用所謂的“正當防衛(wèi)”吧。結局的不做作,非說教、主旋律,瞬間對這部電影猛增好感。
高倉健的硬朗,真有美的青澀
(劇透) 2017版《追捕》的最大賣點是「情懷」,「吳宇森」三個字就是招牌。宣傳策略上強調(diào)他「回到」或「重拾」他的「暴力美學」,專向想念1980年代港產(chǎn)片的觀眾招手。願者上釣,筆者帶向八十年代致敬的心情入場,散場後只想回家再看一次《喋血雙雄》。情懷到底不同懷舊,若只是後者,重看舊作已可。已成經(jīng)典的美學風格可以延續(xù),但新作品應該是有所創(chuàng)新的。《追捕》的情懷銷售難以引起共鳴,因為缺乏了「當年情」。
吳氏當年的電影風格對後來者的影響已載入文獻
好的電影不分國界,不分年代。
看到有網(wǎng)友評價說,這部電影在日本平平無奇,在中國廣受好評,我認為這部電影有以下優(yōu)秀之處:
故事劇情設計合理且經(jīng)典,至今仍不過時,而且不俗套。演員演技在線,眼神中表達出真情實感,細節(jié)處理巧妙,極具代入感,中野良子演繹真優(yōu)美的愛情,那愛情如此純真,火熱,令人神往,愛憎分明,有血有肉。高倉健演繹的杜丘冬人沉默寡言但鍥而不舍,始終將法律作為為人準繩,但實際操作有血有肉,真實不裝,即使遭受冤枉,一路人仍有多位好人協(xié)助
真的拍的太棒了,即使重新看,也是看一次震撼一次。
說實話,中野良子的相貌單獨拿出來算美女,但是沒有美到這種程度,但是中野良子的真由美,就是女神。兩次騎馬都讓人激動,第一次是牧場上騎馬過來追上杜秋,杜秋問她為什么救我,她說我喜歡你。
第二次是真由美縱馬,趕著馬群上街,救了杜秋,一個遠景給城市里萬馬奔騰,然后一個真由美的面部特寫,這兩段過后我現(xiàn)在一聽到杜丘之歌都渾身一震。
啦呀啦,啦啦啦啦呀啦!!
太經(jīng)典了,高倉健給人的感覺就是真男人,不是嫩,高倉健本身歲數(shù)不小
若不考慮故事完整性,影片其實在杜丘起飛就可以結束了。這樣最完美,因為對兩個主題的呈現(xiàn)已經(jīng)達到頂點:純凈而摯烈的真由美,男子漢與責任。
真由美愛憎分明,又敢愛敢憎。她愛上杜丘,就敢與國家機器為敵。她痛斥矢村警長、父親、父親的助手,都是出于道德理由:他們恩將仇報。她的行動直接、理由單純,因而愛憎都是那么純凈,那么真摯和熱烈。她的主旋律無疑是愛。每當由愛情賜予勇氣,真由美就煥發(fā)出最美麗的面容——這不是修辭,也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她真的在那幾個瞬間露出了最美麗的表情。我曾經(jīng)的她有幾次做愛時就是這樣。
另一面,是杜丘代表的男子漢與責任。這個主題在起飛一幕之前并不明顯,因為一個人亡命天涯若是為自己,或者甚至是為了自己活命,那就算不上有多男子漢。這也許是因為我看了太多男兒亡命天涯的影片吧。在起飛一幕之前,杜丘為追索誣告他的人,離開權力中心東京,來到偏遠人稀的北海道,甚至進入深山。這雖然是積極的自證清白,但也籠罩著消極的逃亡色彩。直到他要飛回東京,近乎自投羅網(wǎng)
【追捕】有眼不識真由美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