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這片子有這么好看嗎?
我:劇情注水很嚴(yán)重的,還有很多硬廣,但估計只有上海敢播,所以我要趕快追,以后就沒得看了。
我媽:為啥?
我:就和過去那部《金牌律師》一樣,除了上海,沒有電視臺會播的。
我媽:哦哦,就是那個說離婚轉(zhuǎn)移企業(yè)財產(chǎn)的那個,是吧?
我:嗯嗯,對!
我媽:好像是欸...沒有其他臺放過...
我:這部因法之名也一樣,太敢說了,連文X的冤案也翻,現(xiàn)在我在網(wǎng)上說這個詞,還要用符號代替。它就直接放了!
我媽:那我也看看。我看都放到了22集了,就沒看了,當(dāng)中缺好多。
我父親說,解放后那段時間,都是“三人小組”定生死,那時候冤假錯案更多,都不可能拍成電視劇。法制也是一步步健全的,就像電視劇里說的,從有罪推斷到無罪推斷也是在進(jìn)步。但是水戲太多,應(yīng)該趕快進(jìn)入翻案調(diào)查的實際階段,這點不如人民的名義節(jié)奏緊湊,順便吐槽人民的名義水戲也不少,也是吐槽最大的地方。再吐槽這個劇,演員陣容實在不夠強(qiáng)大,張豐毅第七集就下線了,戲也太少了,缺少老戲骨,只有李幼斌一個扛著有點單薄
不是叫“以法之名”嗎?為什么那么多狗血的感情戲,為什么葛情和鄒桐這兩個從小生長在警察家庭的女人這么的感情用事,腦子有病,是不是離不開許子蒙這個男人就活不下去了嗎?同作為女兒的我看到這兩個敗家女兒,真的是想捶爆她們兩個的狗頭,對不起父母這么多年的養(yǎng)育之恩??吹蕉嗉耍喼弊⑺畤?yán)重!
今天在電視上直接看了第25集,又找來前三集品了品。感觸有二。1.即便在法律面前,劇中每個人的做法都沒有對錯之分,正義永遠(yuǎn)都是相對的,特別是在有感情的動物面前。2.塑造人物方面很有兩下子,一些配角讓我相信就是那個角色。比如許志逸,還有鄒桐在檢察院的上級(也是老師?)。
在央視放了十多天了,目前的討論度離豆瓣評分出現(xiàn)還很有一段距離,現(xiàn)存的聲音也令人反胃,值得反思。
偶爾換臺,從追捕許志逸那個地方看了一會兒,覺得不錯,把這劇從頭看了一遍。說實在的這因法之名的劇看完讓人心涼,辦案人員這么主觀的就定一個人有罪無罪,完全不管證據(jù)不證據(jù),不顧事實不事實,不喜歡一個人就找出種種理由認(rèn)定他有罪,喜歡一個人就找出種種理由證明他無罪。劇中沒有一個人是帶著自己職業(yè)的智商展開工作的:葛局長因隊友之死的痛恨與厭惡,陳謙和的嫉妒都可以以一句歷史原因推得干干凈凈,只把一個退休老家伙拉出來抵罪,只恨那時候沒有臨時工啊,要是有
【因法之名】混亂的“四不像”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