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值得看的還是布景吧!80年代拍電影,還真的是一件需要實在的事。從場景到語言,都是一股老北京的味道,配角的演技也選的很好,絲毫不會出戲。老北京城在早上的凄冷感,和晚上的沉郁氣息一下子就出來了……現(xiàn)在看來,李翰祥比較聰明的一點就是,發(fā)揮電影藝術(shù)上的元素來把一個老故事講活了。
至于內(nèi)容,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后與惡官勾結(jié)欺壓文人的故事。(電影里,八旗子弟雖不是真正的“士”階級,但又有知識分子的文化審美和精神;而制壺專家聶小軒的藝術(shù)精神更是如此)這一類的題材
十多年前,我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看了鄧友梅的小說《煙壺》,開頭的這幾句就把我給吸引住了:北京的上等人有五樣必備的招牌,即是“天棚、魚缸、石榴樹、肥狗、胖丫頭”
帶著濃郁的老北京味兒,鄧友梅在小說中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生動的清末時期老北京風情圖,我這人不愛別的,也就對一些破爛感興趣,小說中德勝門外的鬼市給我的印象頗深;上大學(xué)之后,一位同好此道的北京同學(xué)帶著我去了潘家園古玩市場,據(jù)說這就是當年的鬼市,至于非古玩的呢,于是雙龍市場到如今的中商合眾市場,也就這么逛了下來。但是這些在影片里呢?欠奉。
或許我看的是經(jīng)過剪輯的版本,感覺影片中總是缺少了什么似的,或許是看過小說后,對電影報的期望值太高,我覺得影片僅僅是單純講述了一個故事,而忽略了故事背后的故事。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電影《八旗子弟》的開始,烏世保在端王載漪家的堂會上有段鼓詞,背后其實濃縮了很多歷史故事,特抄錄如下,然后說說這部電影背后的歷史。
八月初八壽香燒
八仙過海獻蟠桃
八珍八寶
瑞彩千條
一門五福真榮耀
堂開吉慶多歡笑
八方開壽域
八王齊來到
八旗子弟把八角鼓兒敲
祝王爺
八功八德威震八方
八方樂逍遙
老王爺 福綿長
創(chuàng)立了虎神營
保國保家鄉(xiāng)
似虎如神哪從天降
太平年
洋鬼子一見膽戰(zhàn)心慌
年太平
神驅(qū)鬼 虎吃羊
羊吃盡 鬼驅(qū)光
洋鬼子全都驅(qū)逐盡
太平年
看你們逞強,不逞強!
年太平
一、端王載漪
慈禧的侄子兼外甥女婿,在義和團興盛并開始“扶清滅洋”之時,與剛毅等一幫王公貴族,力勸慈禧利用義和團攻打洋人,當然,作為慈禧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主要也是處于幾種目的:
1、慈禧在光緒被廢之后,本來想立端王載漪的兒子溥雋為大阿哥,以便取代光緒,但是因為遭到各國公使和封疆大吏的反對而未能搞定,端王當然是對洋人懷恨在心了,后來端王建立“虎神營”(清朝京師的一支精銳軍隊,后來也吸納了一些義和團),名字起的的就很有講究
李殿馨
時間其實很抽象
Time Is Actually Abstract
李殿馨的父親是電影界已故名導(dǎo)演李翰祥,她在臺灣出生,自小在美國就學(xué),剛開始她子從父業(yè)進入了電影圈。做了十幾年的電影人,幕前做演員、幕后做特技、化妝。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經(jīng)朋友介紹加入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HongKongLtd.)負責撰寫珠寶目錄。后來拍賣行的賣表量愈來愈多,而李殿馨又自小對鐘表產(chǎn)生興趣,且有一定研究,于是開始接觸鐘表拍賣,并供讀有關(guān)專業(yè)課程,終于晉升為鐘表鑒定專家。
鐘表專家李殿馨進入鐘表行業(yè)已經(jīng)13年了,現(xiàn)在她開始在安迪古倫公司工作,她說,看鐘表的擺輪來回轉(zhuǎn)動,很像一個人的心臟跳動,她學(xué)會了和這個有著跳動心臟的機械交流,并且?guī)椭麄冑I一個好價錢。
李殿馨這樣開始了她的拍賣行的故事,每次拍賣至少會有兩個客人競拍產(chǎn)品。開始會給出一個底價,是最底價,一定是足夠吸引人競拍的價格。
人們關(guān)注最多的是什么產(chǎn)品賣的好,而賣掉,是這個拍賣生物鏈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拍賣之前要做很多的功課
我們小時候讀書那會兒,有一陣號稱“爭鳴小說”的書還是很出盡風頭,比如“三寸金蓮”,比如“神鞭”等等,在我看來,那些書,應(yīng)該也就是蘇童“妻妾成群”的前身,至于說那些書好看不好看呢,文學(xué)價值高不高,當時太小,看了也沒怎么當會真,就覺得很腐敗的,我對這些書的印象其實多半是不太好的,比如神鞭,講的就是一個人頭上的辮子可以殺洋鬼子,打洋槍。雖然不要和野史太過計較,不過當時受得教育就是革命就是要剪辮子,怎么還能覺得這樣的腐朽的舊社會的東西能打敗洋鬼子呢?打敗洋鬼子的正途應(yīng)該是搞好科學(xué),可不是搞些邪魔歪道。
爭鳴之所以變成爭鳴,我是想,改革開放之后,小說的自由度也變高了,這些小說其實大概也表達一部分文人的寫作意圖:小說并不一定要符合政治要求,小說要追求好看,小說不一定要表情達意。
現(xiàn)在我也說不清小說要怎么樣寫,我覺得無所謂要怎么樣寫,我只管看我喜歡看的,當然現(xiàn)在的我也不會想革命一定是要剪辮子,事實上革命這話太復(fù)雜了,但對于那樣的爭鳴小說倒覺得用現(xiàn)代的形容詞來看,不過就是“YY”小說
《八旗子弟》真實的古裝片 想不起來名字,您看內(nèi)容吧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