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匠人”都好“較真兒”,當年王扶林老先生翻拍《紅樓夢》前后3年,從演員的甄選到服裝、禮俗諸等細節(jié)的拿捏,甚至相應角色的形體訓練、文化培養(yǎng)都可謂是精益求精?!奥こ黾毣睢?,87版紅樓經久不衰。同時代的電影《八旗子弟》,是香港導演李翰祥并不十分為人熟知的“小眾之作”,改編自近代作家鄧友梅的中篇《煙壺》。李導諢稱“李黑”,長于宮闈和歷史戲,《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都是他響當當?shù)拇碜?。值得一提的是,李導也曾?zhí)鏡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由林青霞和張艾嘉領銜
電影《八旗子弟》的開始,烏世保在端王載漪家的堂會上有段鼓詞,背后其實濃縮了很多歷史故事,特抄錄如下,然后說說這部電影背后的歷史。
八月初八壽香燒
八仙過海獻蟠桃
八珍八寶
瑞彩千條
一門五福真榮耀
堂開吉慶多歡笑
八方開壽域
八王齊來到
八旗子弟把八角鼓兒敲
祝王爺
八功八德威震八方
八方樂逍遙
老王爺 福綿長
創(chuàng)立了虎神營
保國保家鄉(xiāng)
似虎如神哪從天降
太平年
洋鬼子一見膽戰(zhàn)心慌
年太平
神驅鬼 虎吃羊
羊吃盡 鬼驅光
洋鬼子全都驅逐盡
太平年
看你們逞強,不逞強!
年太平
一、端王載漪
慈禧的侄子兼外甥女婿,在義和團興盛并開始“扶清滅洋”之時,與剛毅等一幫王公貴族,力勸慈禧利用義和團攻打洋人,當然,作為慈禧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主要也是處于幾種目的:
1、慈禧在光緒被廢之后,本來想立端王載漪的兒子溥雋為大阿哥,以便取代光緒,但是因為遭到各國公使和封疆大吏的反對而未能搞定,端王當然是對洋人懷恨在心了,后來端王建立“虎神營”(清朝京師的一支精銳軍隊,后來也吸納了一些義和團),名字起的的就很有講究
清朝末年,世道紛亂。八旗子弟烏世保沒能襲得爵位,終日走街串巷,游手好閑。某天在天橋一帶,他遇見當年府上的旗奴徐煥章。徐小人得志,趾高氣揚,被世保當街訓斥,從此種下禍端。及至八國聯(lián)軍殺入北京城,徐因會說幾句日語當上偵緝隊隊長,遂公報私仇,將世保定下死罪。烏妻四處奔走,令世保暫脫一死。坐牢期間,世保結識古月軒鼻煙兒壺制造名家聶小軒。聶為免手藝失傳,將一身絕學過給世保。不久,世保重獲自由,卻得知妻子受辱自盡,家破人亡。最終他住進師傅家中,與師妹柳娘共同繼承了古月軒的手藝……
李翰祥在1986年導演的電影《八旗子弟》,是由鄧友梅的小說《煙壺》發(fā)展而來。電影里有很多清史、旗俗、老北京民俗的知識點。不過由于原小說里面錯謬就不少,所以導致電影版的錯謬更多,但是跟今天滿世界飛的清宮戲比,還是強上很多的。
這篇文章是在索倫珠滿語班“旗人電影鑒賞”活動中的底稿。除文內的部分之外,另外還有電影里服飾以及旗禮的知識點的科普沒有寫在文檔之內,其他部分基本都在。全文以時間為軸,有心的人可以對照著看看。
04:39 火器營正白旗的
火器營,在清代分成內、外。內火器營是八旗各旗均有的軍營,而外火器營則是“京外三營”之一,位于海淀藍靛廠北。清代北京的旗人,號稱“京旗”,均居住在北京城中,只有外三營是例外。外三營,指的是圓明園護軍營、健銳營和外火器營,均在京北。他們世代居住在城外,遠離城市內的浮華,過著淳樸的生活,為的就是保存旗人尚武的特性。
如上所說,外三營一直居住在城外,那時候外三營的人很少進城,故而烏世保應該是屬于內火器營。根據(jù)清代的習俗,稱呼旗籍的時候,外火器營一般加在旗份之前
首先,最值得看的還是布景吧!80年代拍電影,還真的是一件需要實在的事。從場景到語言,都是一股老北京的味道,配角的演技也選的很好,絲毫不會出戲。老北京城在早上的凄冷感,和晚上的沉郁氣息一下子就出來了……現(xiàn)在看來,李翰祥比較聰明的一點就是,發(fā)揮電影藝術上的元素來把一個老故事講活了。
至于內容,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后與惡官勾結欺壓文人的故事。(電影里,八旗子弟雖不是真正的“士”階級,但又有知識分子的文化審美和精神;而制壺專家聶小軒的藝術精神更是如此)這一類的題材
《八旗子弟》一片冰心在玉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