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小老頭,從《安妮·霍爾》(Annie Hall,1977)完成電影藝術上的飛躍之后,整個80-90年代佳作頻出,每隔幾年就要出一部影史經(jīng)典。小老頭拍的電影太多,所以也有不少慢慢被人遺忘,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比如1984年的《丹尼玫瑰》(Broadway Danny Rose),又譯《百老匯的丹尼羅斯》,就是被低估的伍迪·艾倫影片之一。
影片很難歸類,可以當做普通的情節(jié)喜劇,或偽人物傳記片,或愛情片。講的是一個演藝經(jīng)紀人的往事。開頭和結尾是不同時間的同一場景。開頭
這幾天在讀《和奧遜威爾斯一起午餐》,奧遜說他不喜歡Woody?Allen這個人,原因很簡單,說他拍的每部片子都是為了治自己的病。
然而奧遜算是那種靈光一現(xiàn)的天才,因為縱觀他人生為數(shù)不多的作品,拿得出手的只有《公民凱恩》和《上海小姐》,除了拉不來投資,晚年的他也直言自己寫不出來東西,知道自己能力如此,他的病無藥可救,Woody?allen拍電影除了治自己還能治別人,為什么會不被喜歡呢?
這片子由一群社會的上流分子談論丹尼羅斯開始,用了兩個引子,再由其中一人開始主要故事的敘述
在《奇招盡出》中,伍迪·艾倫讓丹尼·德維托飾演一名“死抱著由其親自捧紅的作家大腿不放”的經(jīng)紀人,并對其竭盡嘲諷之能。所以,當看到他本人在《百老匯的丹尼·羅斯》里以一個“落魄演員經(jīng)紀人”的形象出現(xiàn)時,難免會感到有些不適。
這個名叫丹尼·羅斯的經(jīng)紀人簡直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他為旗下的藝人爭取表演機會;他教他們?nèi)绾胃玫厝傆^眾;他為他們的利益挺身而出;他替他們打馬虎眼;他甚至還會為他們做心理輔導……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信奉著“接受、寬恕和愛”的人生哲學,將向上攀爬的過程看做是一種享受,并且,他堅信在生活中,歡笑和苦難缺一不可。
人們把丹尼·羅斯視作是“百老匯活著的傳奇”,他在片中最豪邁的一句臺詞是:“作為你的經(jīng)紀人,我不得不說你的問題很嚴重,但如果這就是你想要的,那么我就為你操辦吧?!彪娪暗闹攸c,是丹尼和他手下一位意大利歌手卡諾瓦之間的軼事,而有關丹尼·羅斯的抱負和情懷,大多是通過他與蒂娜之間的對話交代的(蒂娜是卡諾瓦的情婦),作為一個由伍迪·艾倫親自扮演的角色
一個好故事,還需要一個合適的講述方式。本片的結構有點意思,以幾個成功人士閑聊的方式,一通鋪墊,鏡頭推上去,一位成功人士開講,重點正片開始了。丹尼是一個表演經(jīng)紀,嘮叨、積極、熱情、單身老男人,活雷鋒般的挖掘培養(yǎng)人才,可是只要培養(yǎng)成功,就通通飛走了。這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歌手從挖掘到飛走的過程。為了這個歌手,丹尼操碎了心,聯(lián)系業(yè)務,培養(yǎng)好習慣,專業(yè)培訓,還要為他代管情人蒂娜,被黑社會追殺,差點丟了性命。當歌手功成名就,愉快的離開了他,只留下他在那里無奈、沮喪和無言的憤怒
偏向于敘事的電影。
跟Woody Allen更早期的比起來,其實還是蠻大區(qū)別的。這部電影的他盡管還是嘮嘮叨叨,但是基本沒有晦澀難懂的政治、哲理類的討論。(至少沒有中文字幕我還是看懂了絕大部分。)
Danny Rose一直風塵仆仆,為表演出心出力,他發(fā)掘的人還是相繼離開他,另覓出路。他還要為他培養(yǎng)的演唱者哄女人,還要為這個女人冒那么大的險,真是很符合描述小人物電影的一般規(guī)律---悲劇再悲劇,怎也擋不住。但是結局居然有點溫情的成分。
除了主角本身還是很Woody Allen之外,其實這故事不是特別的他的風格。
“丹尼玫瑰”I don't think that would be such a great idea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