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機緣下,終于重拾多年未寫的影評。搜腸刮肚頭腦中積攢的影片,第一個跳出來的竟是藤原龍也和中島美嘉等人所演的《三分之一》。
日本人擅長反轉(zhuǎn)劇情,進度條不到最后一秒,便不會知道最終結(jié)局如何、究竟鹿死誰手。雖有了這等預(yù)防針,仍不免感嘆此片的絕妙劇情。若給此片定性,按職業(yè)影評者的套路,大約會被歸入懸疑一類。不過,鄙人既是非主流寫手,那歸類也當(dāng)非主流些。在我眼中,此片當(dāng)屬教育片或勵志片。為何有此一說?原因全在,將全片抽絲剝繭后,滿眼所見便是:“絕境中須努力一搏”和“切不可輕信他人”這兩條寓教于樂的主題。
絕境一搏,是堅強的表現(xiàn);不輕信于人,是獨立、理性的表現(xiàn)。當(dāng)中島美嘉所飾演的茉莉亞逃至樓頂,發(fā)現(xiàn)機關(guān)算盡而一無所獲時,那奮力一躍的姿態(tài),真?zhèn)€叫人小小激動了一把;而身為男主角,藤原龍也所飾的修造面對一個個比自個兒厲害的大佬們,仍能利用他人自大的心理,一點一點扳回勝局的樣子,又真?zhèn)€讓人佩服。
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真若在生活中,碰上了這么兩位主兒,幾乎所有人都只有恨得牙癢癢的份兒。譬如
本來想去電影院看的,結(jié)果沒去成,沒想到這么快B站就有了??赐赀€不錯,打了五顆星,其中一顆完全是個人喜好。
B站多是刷洼冢洋介,藤原龍也,田中圣和mika的,雖然這四位除了田中圣,其他都挺喜歡,但多打的這顆星是給品川和小杉的。
《三分之一》是品川做導(dǎo)演的第三部電影,雖然很多人批評品川以北野武為目標(biāo)的這種野心,但我倒是不討厭。作為藝人,品川莊司的電視曝光率越來越低,但作為導(dǎo)演,我覺得品川是一直在進步的。雖然拍攝手法還有很多別人的影子,但自己的風(fēng)格不都是在模仿別人的同時找到的么。如果說品川出品最顯著的特色,當(dāng)然還是ツッコミ了??赡芟埠貌煌u價各異。至少我是喜歡這種特色的。就那這部電影來說,大量的吐槽增加了電影的娛樂性,也用品川擅長的方式控制了電影的節(jié)奏。說道吐槽再說說我最喜歡的ブラックマヨネーズ的小杉。第一次看他演電影,作為演員,尤其是和藤原龍也配戲,還是太稚嫩,但還是用藝人的方式為電影添色不少。
故事本身也是很有趣的,剝洋蔥似的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不知道誰在背后
之前曾對“37%法則”的數(shù)學(xué)概率很感興趣,因此看到《三分之一》片名有點好奇,觀影后發(fā)覺片中多次反復(fù)出現(xiàn)“三分之一”與概率無關(guān),其實片名意思說白一點:三人協(xié)作搶劫銀行贓款平分合理否?
這看似簡單的分配問題,實際上共六人虎視。Honey Bunny的店長修造、男侍應(yīng)一德、老顧客健都有各自的理由需要一筆巨款抵債,于是三人組隊搶銀行竟然得手了……緊盯其后還有Honey Bunny的ACE茉莉亞、黑帝破魔翔、女巫涉柿多見子也瞄準(zhǔn)了這筆錢展開一場相互欺騙與周旋。撇開無能警察的局外因數(shù),劇中純粹展現(xiàn)劫案前后的圈內(nèi)局中局,劇本套了很多陷阱反轉(zhuǎn)然后逐一掀開,簡直就是一群惡黨的在玩演員游戲!
影片屬黑色幽默,但結(jié)合“銀行劫案”在日本電影很鮮有的題材,引用片中吐槽:“搶劫銀行是美國文化”,瞬間聯(lián)到《兩桿大煙槍》和《捕蠅紙》影子,不求智商布局,在乎反常穿插。盡管日影在荒誕諷刺技量先天不足,本片大幅運用到惡搞吐槽、演員自黑、甚至AV文化等元素彌補;尤其男演員們的吐舌萌表情、四角褲露點,各種羞恥Play更日式了。
全片充斥對電影的各種黑
三分之一:鍛煉一下自己的概括能力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