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就想起了初中時候的我,被朋友孤立,叛逆期跟父母不和,女主就像那時候的自己。身邊沒有人可以傾訴,那時候也有想過自殺,想著,反正活的那么辛苦,不如死了算了。現(xiàn)在想想,那都不是事啊。現(xiàn)在的我,每天都過的很充實。之所以把孤立我的叫朋友,是因為上大學的時候她跟我說那時候不懂事,心還不成熟,那時候的自己真傻逼。那時候,我就跟十幾歲的我和解了。如今我已二十,雖然因為以前的事情我看中每一個朋友,但我覺得這也是件好事。
有時候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自己身邊也有適合自己的。
我剛拿到《成長邊緣》的時候,簡單瀏覽了一下陣容和劇情介紹,以為是一部很普通的青春電影。因為導演和女主看上去似乎都是名不見經(jīng)傳,演員表里除了伍迪·哈里森沒叫得出的名字。故事也沒有太大的新意,跟其他青春片的路數(shù)差不多,也就是一個青春期少女的叛逆并最終跟世界和解的故事。
但就是憑這樣一部電影,導演拿了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新人導演獎提名,女主拿了金球獎和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兩個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看到這些獎項,我才饒有興趣地翻看一下女主海麗·斯坦菲爾德的資料。原來
真的是誠意滿滿的青春片啊 很青春的感覺 有點感動但更多的是好好笑 代入感挺好的 根本不是國內(nèi)那種惡俗青春的感覺 我當年的時候也有天天喪成狗的日子啊 也有暗戀偶遇的男生啊 也有人溫柔的默默愛過我啊
啊又想感慨年輕真好啊
最近特迷青春成長題材的影片,讓我感覺青春是糟糕的,混亂的。我或許在尋找它的定義,想去讀懂現(xiàn)在的我,不是沒用,反而真的發(fā)現(xiàn)很多跟我的相似之處。
我覺得我跟女主的相似之處是都覺得自己特成熟,像愛情來臨的時候有些話,有些事你不得不做,可是做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傻x,特幼稚。有些事情自己心里覺得幼稚的很,但是有些時候你還是要做,要裝出一副我和大家都一樣的感覺。女主的不善交往,活在自己的世界都和我很像,但是我不會自以為是,不會很裝,在我看來女主有些地方還是很幼稚的
17歲美國單親家庭喪嗶少女上演大型造作喜劇直播內(nèi)心火葬場,又搞笑又尷尬。自以為內(nèi)心住著一個老靈魂,回頭看時才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自己就是一個自大傻嗶的殺馬特??!
可惜并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可以找到像劇中老師那樣的mentor來拯救自己,亞裔小哥Erwin才是真正有趣的靈魂。
另外,Big Jet Plane出來的時候很驚喜
感覺自己和全世界都融入不了的這種感覺在自己高中時也有過。現(xiàn)在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種心情,不知道該怎么配合別人去表現(xiàn)出開朗的狀態(tài),長久地沉浸在自己的不開心里。還蠻理解女主的那種心情的,在得不到認同感的時候,明明想向周圍獲取一點肯定,但好像只會有更多人對自己說:你有毛病了。然后自己的情緒就會滑向一個更糟糕的軌道。這像極了那時我和我奶的對話,每每訴求認同反遭否定。每次我都對她說:“我跟你說這些是想爭取得到你的理解,不是非要證明我對了。這對話后來也發(fā)生在我和小敏之間
“成長邊緣”那年的17歲,逝去的17歲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