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下飯就想著隨便看看 誰知道一看就哭得稀里嘩啦 十分戳我
我是一個很討厭把“感動”“偉大”“感恩”念叨在嘴邊的人 總覺得很假很做作很老土
但當看到偉大的人們在各行各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之后 卻仍把自己視為滄海一粟 不值得一提 這般云淡風輕 觀眾不掉淚才怪
第一次知道《朗讀者》,是在BBC公眾號上,看到胡歌朗讀《哈姆雷特》,當時被胡歌獨特的魅力吸引,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看這檔節(jié)目。
《朗讀者》是一個開放性、多樣性的節(jié)目。節(jié)目的嘉賓也是各行各業(yè)的,涉及音樂人、演藝圈、植物學家、動物專家、作家、科學家……這個節(jié)目將很多陌生的面孔帶到了我的面前,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多有趣的人物和感動的事跡。
這期節(jié)目更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主持人董卿。
我很喜歡《朗讀者》中董卿出場的樣子,簡單素凈的服飾和妝容,但又讓人眼前一亮
剛刷完第七期的《朗讀者》,這期的主題詞“父親”,真的是走心了。最讓我感動的,相信也是讓所有人最感動的應該就是魏世杰老人了。作為英雄的他,年輕的時候為這個國家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到老來才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健全。七十七歲的高齡,作為一個父親依然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正是這位老人讓我們知道什么是大愛,什么是真正的豁達,你不僅要熱愛幸福的生活,也要熱愛苦難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是真正的熱愛生活!
[朗讀者 第二季]
說到朗讀,你會想到些什么?是校園里的朗朗讀書聲?還是舞臺上富有激情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排練的朗讀節(jié)目?亦或是其他的任何場景下人們發(fā)自肺腑的朗讀?
我會想到朗讀者。
細細想來,朗讀本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屬于每個人,我們每個人也曾是某種意義上的朗讀者。
語文課堂上跟著老師齊聲讀書,是朗讀;想要背誦課文就得讀上十遍二十遍甚至更多,是朗讀;學著用古人的方式吟誦古詩詞,也是朗讀。
但拋開這些,你真的朗讀過嗎?不為別的,只為讀到那段文字時內(nèi)心的觸動。你有沒有真的通過朗讀,愛上閱讀?
《朗讀者 第二季》真實!成功是價值觀變現(xiàn)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