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衛(wèi)視在重放,再次看這部劇,覺得依然是經(jīng)典,第一部王寶強演瞎子演得太像了,比科班出身的演員還要自然,結(jié)局有點壓抑,第二部整個看起來都壓抑,陳樹還是很漂亮,正在看第三部捕風(fēng),第二次看依然非常緊張,盡管結(jié)尾都知道,柳云龍演的錢之江越看越有魅力,今晚繼續(xù)??村X之江與他的對手的斗智斗勇。更希望看到偶像柳云龍風(fēng)箏之后,出更好的劇
今天我把暗算全部看完了,哭得稀里嘩啦的。從飛刀的犧牲開始,一直到羅雪親自破開錢之江的肚子找到那串佛珠。直到此刻,我的眼前還是模糊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很感動。
以前高考的時候,看過一篇材料,記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是黑人的抵抗運動中,他們想擺出v的手勢,他們想說革命最后會勝利的,曙光總會出現(xiàn)的。敵人惱羞成怒,便斬掉他們的兩根手指。他們說沒有關(guān)系,我們還有雙臂,所有人都舉起雙臂,高呼著革命最終會勝利。當(dāng)時也是哭得稀里嘩啦的,記得那頁紙都濕了。
作隱秘工作的人,沒有自尊。對于他們的尸體,沒有任何的尊重可言。戴主任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于錢之江之間的交鋒是影片的一個highlight??墒窃谶@個戰(zhàn)場上,死并不是終結(jié)。而錢之江比他更強,因為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個無所畏懼死亡的人,是不會被打垮的。的確,錢之江死了,就算曲終人散,錢之江依舊沒有謝幕。而戴主任,則是一個失敗者。
本來,劉司令接來的就是他的死神。寧可錯殺一千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這本就是戰(zhàn)場的規(guī)則,錢之江一開始就知道,七號樓就是一個墳?zāi)?,何不拉幾個人下水…
這結(jié)局太虐了,像凌遲刀剮。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黃依依不是死于劉麗華的一磕,而是死于安在天的絕情。安在天是個殉道者,他根本沒有愛,從小雨死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切,包括愛情獻給了革命。完全地,一切身內(nèi)外之物,包括愛情,自我,靈魂。
安在天就像一具冰冷沒有體溫的行尸走肉,無論黃依依怎么熱情如火地表達,也無法將之喚醒。黃依依的絕望,一點點讓她對生命不再有掌控的欲望和動力。就像一個人孤零零,失魂落魄地走在路上,這個時候誰撿到了,就是誰的。那一晚
中國自“文革”后,反思共產(chǎn)主義運動以及在中國的實踐時,最流行的主題是批判中共革命的無人性。關(guān)于傳統(tǒng)道德的失落的哀嘆幾乎都是在這個主題下展開的。
《暗算》這部電視劇,在前幾年引起了思想界的廣泛注意,劉小楓、甘陽等人都出面詮釋這部作品的內(nèi)含。甘陽似乎持一個矛盾的觀點,一方面他認(rèn)為阿炳、黃依依等是自然道德的體現(xiàn)者,是值得歌頌的,但同時又贊美有信仰的組織人,特別提到了全球性的秘密組織共濟會成員的信仰追求之美。
中共作為有追求的秘密組織,其性質(zhì)與共濟會,是有類似之處。
作為組織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依自然感情行事,這可以看成冷酷無情與無人性,也可以看作有崇高的信仰,這本身是一枚錢幣的兩面。文革后,我們都是從無人性來批判組織人,而缺乏從有崇高信仰的角度來評價組織人。
而《暗算》中的安同志,幾乎就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組織人,他的行為邏輯不是他的自然感情,而是組織的需要。為了達成組織的目標(biāo),他可以犧牲他的一切。這樣一個人,我們怎么來評價呢?是個無人性的異化者?還是有崇高使命感的…
《暗算》極富創(chuàng)意!關(guān)于天才之殤的悲劇世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