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mi 高圓圓「你為什么要和趙又廷在一起!」古天樂 恬妞都是我歡喜的看到好高興 sammi斑多起來了 但是我還是超喜歡看她拍的片子一直那么有感覺加上拍攝地點選得好 加一星
看完總算明白片名的2算怎么回事了 算擺個懸念嗎
最后不得不說!王寶強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很狗血了 更狗血的是他搶走了高圓圓 最最最狗血的是還是從古天樂手里搶的 鬧哪樣啊這是!
給矮挫窮們狂打強心針了啊 高富美快快跟哥走 一起去做刀削面歐也!
這部電影的開場很突然,在出字幕名單的短短時間里就交代好了大明星從得獎到求婚到結(jié)婚,再掉落香格里拉的如同天堂地獄般的前因后果。
我喜歡電影中的配樂,一切原始自然的聲音,還有主題曲do re mi。。。
純氧浪漫愛情
愛情新高度
不管從海報還是前期宣傳,或者觀眾,都會拿這部片子和單身男女做比較,
其實有一點我覺得是我前期忽視了,高海拔之戀2 的純氧爛漫愛情,和愛情新高度,真的是概括之非常精準(zhǔn)。
愛情電影,近年來真正的好好的講述愛情的電影少之又少。不耍寶不搞笑,不吵不鬧不事故不煽情,高海拔看似平淡的講述了透徹心扉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故事講述的角度和出發(fā)點很特別,這一點不得不崇拜下導(dǎo)演和編劇的才華。尤其是導(dǎo)演,這么會運用鏡頭去表述故事,另觀者都感嘆。
因為電影才上映一天,就暫且不透露其具體情節(jié)。。只是如果說當(dāng)年單身男女看的大呼過癮,是浮浮華華的男男女女,童話般令人艷羨或?qū)μ柸胱阕晕业姆此肌D敲锤吆0沃畱?,絕對是帶領(lǐng)觀眾走入另一個世界,一個無比純凈的世界
上次看sammi的電影哭到不行還是《我左眼見到鬼》,片中sammi和劉青云飾演的老公一見鐘情,閃婚七天后老公潛水身亡,此后多年老婆不能釋懷一直醉生夢死。直至自殺未遂導(dǎo)致左眼受傷而能見鬼后最終解開心結(jié)。自2002年《我》片上映開始,該片一直是我最愛的香港愛情電影,沒有之一。每看必哭,從無例外。
時間挪到2012年。還是sammi,只是名字從《我》換成了《高海拔之戀II》,片中的老公換成了李光潔,一見鐘情變成了三年的浪漫相戀,潛水身亡換成了樹海失蹤,線索從鬼魂換成了偶像。一直沒有變的是主題。未亡人的執(zhí)念,逝者對未亡人的思念。以及,離開的人已經(jīng)離去,還在的人要怎樣繼續(xù)。
未亡人要如何走下去可以是個很嚴(yán)肅的哲學(xué)問題、道德問題、社會問題,也可以是個很浪漫的愛情問題。感情越深,執(zhí)念越重。越是放不開,越是走不出。一個人離開,絕不止一人為他傷心,但最傷心的一定只有一人。離開的那個人雖只他一人,卻帶走了最傷心者的生命力。Sammi所演的未亡人尤其動人
王寶強搶婚?
搶走了高圓圓?
天啊,這太不符合常理了,但為什么會這樣子呢?
眾所周知古天樂在《單身男女》里被吳彥祖搶走了高圓圓,古天樂認(rèn)了,雖然自己也是風(fēng)流倜儻,玉樹臨風(fēng),但是人家吳彥祖白,高圓圓喜歡小白臉。
但是在《高海拔之戀II》里居然是王寶強那個矮丑挫還不白搶走了高圓圓,古天樂笑了,瘋了,覺得世界太瘋狂了,所以他逃到云南避世,偶遇了鄭秀文(插一句O(∩_∩)O好久都沒看到sammi咯!),下為假想劇情——
古:文文,那個傻子搶走了我的圓圓(古依偎在S肩膀上)
S:莫問題的啦,我給我前夫(劉德華《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龍鳳斗》)說一聲,不能便宜了那傻子?。⊿輕輕撫著古的小黑臉)
于是就有了《天下無賊》……
我們都是活在故事里的人。
感動他人的故事,又懷念自己的故事。
很久沒有去戲院看戲,這次去一個很小的影院,人不多,放映廳很小,更顯得屏幕大而空曠,伴著《DO RE MI》感傷的旋律,恍如融入了那個冰雪世界。
我的腦海中反復(fù)浮現(xiàn)出一句話“我們都是活在故事里的人。”
不知這是否某個電影臺詞,還是我個人臆造出來的,但這就是我當(dāng)時的心情。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各自的故事里,不想退出,不愿退出,不能退出,無數(shù)故事堆疊,才組成了我們的人生,叫人欲罷不能的人生。
歡喜時,我們抱緊人生,但總會過去的;苦難時,我們欲死不生,亦總會過去的,過去了,便成為了故事。
當(dāng)我見到003的一剎那,我竟有種松了氣的感覺,SAMMI的角色都太過典型、沖動、率真、都市、大咧咧、神經(jīng)質(zhì)的港女形象,而阿秀,在見到她的第一眼,洗盡鉛華的阿素眼里寫滿了故事,或者說,深藏。
雪落無聲,林海深深,時光也止步,歲月也荒蕪,等待卻未老。
劇中小田等阿秀明白,阿秀等小田回來,邁克等阿秀接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zhí)念。
愛過而失卻的人
要說“高海拔之戀II”先得從@夏奈為愛走鋼索 的日志“再見吧香港電影!!我多希望我從未愛過你?。。。。 闭f起,鏈接如下:
http://www.douban.com/note/195512512/
這里提到一個問題,到大陸拍電影的香港導(dǎo)演和跟我們小時候看的港產(chǎn)片不一樣的香港電影。說起港產(chǎn)片當(dāng)然首先是“邵氏出品”,但那不是我的童年,李翰祥和張徹的年代我還沒出生呢,在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每個周末在自己房間那臺14寸的電視機前看的“英雄本色”、“黃飛鴻”和“賭神”系列,當(dāng)然還有“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開心鬼”和“五福星”系列完全可以去客廳看大電視機,其實也只有25寸。后來還有周星馳的很多電影和“古惑仔”、“天若有情”,“古惑仔”系列我基本無愛,只在同學(xué)家零散地看過一兩個。再后來,除了“無間道”我們還能說出什么港產(chǎn)片?說到香港導(dǎo)演,還是要從偉大的邵氏開始,再往后除了吳宇森、王家衛(wèi)、許鞍華和杜琪峰,還有誰是我們看到導(dǎo)演的名字就愿意買票進電影院的?可是現(xiàn)在,只有杜琪峰,每年都能拍電影,好像是從”槍火“和”再見阿郎“那一年開始
【高海拔之戀Ⅱ】平凡!錯認(rèn)錯認(rèn)再錯認(rèn)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