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鈴聲剛響,我便沖出了公司,過關趕往目的地。夜色中的跨境巴士,在山海間行駛。我在車上,看著窗外,電影里的地名,一一在眼前浮現(xiàn)。最后,腦中竟自動回響起《東方之珠》的旋律。
2013年11月8日,我第一次來到香港。
那年我剛剛研究生畢業(yè),開始正式工作。之所以選擇在深圳發(fā)展,不得不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深戶有一年多次往返香港的福利。與絕大多數(shù)人不同的是,我多次往返香港,基本上都是為了看電影。
在香港看電影的選擇,要比大陸多很多。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外,市場和觀影人群的細分程度是一個更大的因素。一個成熟的市場,應該保有各種類型電影的生存空間。再加上長期文化交流和電影團體的經(jīng)營,香港經(jīng)常有各種影展舉辦。因此,我有了足夠的動力,混跡于水客群中,往返兩地。
在香港看的第一部電影——便是在香港亞洲電影節(jié)上——《無涯:杜琪峰的電影世界》。這是一部關于杜琪峰的紀錄片,導演林澤秋,網(wǎng)名叫五色全味,是骨灰級的銀河粉。
九七之后香港電影工業(yè)迅速走向衰落,而杜琪峰和他的銀河映像,卻逆勢而行,成為近20年來,香港…
昨天看了紀錄片<無涯:杜琪峰的電影世界>感觸良多。杜琪峰真的是一生與電影作伴,我想,離開電影他肯定會死掉。今年65歲沒有子女,創(chuàng)立銀河映像后經(jīng)歷香港電影最低谷依然沒有放棄一手一腳把公司扶上正規(guī)。偶爾一次機會參加大學活動被當代年輕人問到“杜sir,將來我應如何入行?”后決心參加藝展局委員,推動“鮮浪潮”計劃幫助年輕人實現(xiàn)導演夢,這個委員職位他一干就干了九年。張家輝說“杜琪峰除了拍戲會那么開心之外,沒有見過他對其他事感興趣,唯獨幫助年輕人的時候才會看到他的另一面笑容”
杜琪峰最精彩的作品正是來自最艱難的時候,97之后電影業(yè)不景氣,杜琪峰用有限的資金拍出了槍火、PTU、黑社會1、黑社會2、大事件。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沒有可以與以上作品匹敵的。
人不總是一帆風順,遇到逆境了,也意味著轉變。這部紀錄片對杜琪峰的拍攝經(jīng)驗描寫太少了,沒有劇本,如何拍?信手拍?這沒有說清楚。杜琪峰的第一部電影是奪命金怎么拍成的,杜琪峰的風格確立之作無味神探怎么拍成的,沒有說!
槍火的拍攝倒是說了,沒有說清楚啊。迄今為止,我看過杜琪峰導演的所有電影
2013年,先後有兩部杜琪峰的電影接連上映,《毒戰(zhàn)》與《盲探》先後被形容為「突破性」的作品,接著杜琪峰又正在拍攝《單身男女2》與把舞臺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搬到銀幕,一個接一個的電影計劃正在進行,還有他提到在將來拍攝的《黑社會3》。年近六十的他講了一句,「到現(xiàn)在還沒有自己的作品」。這番話豈不是推翻自己的電影,非也,而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高,而且是謙虛,對於聽者來說更是要學習的動力??措娪?、學電影,是一個無涯的過程,潛心、虛心學習、反覆的思量、接觸微觀世界與大千世界的每一環(huán)都是正經(jīng)事。杜琪峰的專業(yè)精神在林澤秋的《無涯:杜琪峰的電影世界》中被記錄下來。
從粉絲到電影學生,從福建到北京再到香港,林澤秋身為香港的「異地人」拍出了一部相當?shù)轿?、恰如其份、視點正確的電影。追蹤三年,期間杜琪峰拍了四部電影,而他也交出了這份畢業(yè)作品。一部看似是杜琪峰的「粉絲電影」,重點雖然落在杜琪峰的工作態(tài)度身上,但在紀錄片角度來說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有充份的資料搜集,絕無半點私人感情的投射。把拍攝對象拍得立體,淺白的讓…
“無涯:杜琪峰的電影世界”《我個人還是覺得黑澤明電影里椿三十郎最牛逼》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