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電影院,看了這部《三城記》。豆瓣上的評分不算高,才6.1,但因為里邊有我喜歡的湯唯、黃覺和秦海璐,還是決定看一看。
走出影院的時候,我的眼睛是紅的。好久沒有電影能讓我哭這么多次了,倒不是這片子一味地苦情,而是它會讓你的情緒跟著情節(jié)起伏,哭完后大笑,笑完又開始流淚。反復數(shù)次,直到影片結尾,是個團圓的結局。介于大團圓和小團圓之間,小人物在亂世里的辛酸和淚水,終于換來了一個還算溫暖的收梢。
看到某些影評,拿這部片子跟吳宇森的《太平輪》做比。倒也是有得一比的,相似的時代背景,寫的都是亂世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但是,落到細節(jié)上,這兩部電影真是太不一樣了。吳宇森以為,文藝片一定要“唯美”,于是他鏡頭下的人物,統(tǒng)統(tǒng)美得失了真。章子怡扮演的那個角色,已經(jīng)淪落為暗娼,露宿街頭,用報紙蔽體御寒,居然第二天還能面目清潔地去搶船票。記得看一篇雜志采訪,說章子怡在片中“沒化過一個精致的妝”,倒也不算扯謊。精致是不精致,妝到底還是化了的,大約吳導演覺得不這樣,對不起國際大明星的如花美貌吧。
再說攝影
有朋友想看,便一起去了,本來以為是部傳統(tǒng)的愛情片。用朋友的話說,沒想到成龍的父母經(jīng)歷了這樣波瀾壯闊的一生。
從敘事上,影片采用了倒敘為主,引出故事主線的方式,比較常規(guī),卻也無過。只是有幾句臺詞總覺得湯唯用力過猛,反而少了幾分味道。
平平庸庸,沒什么亮點,勉強兩星半。
(看到最后,朋友問,湯唯莫不是死了吧。我回答,你是不是傻,月容死了成龍哪兒來的)
文/夢里詩書
三座城間戰(zhàn)火紛飛,亂世浮萍的愛戀,本已《三城記》會是猶如《亂世佳人》般的典藏,但電影無論是從組織能力還是劇情架構上皆若同一盤散沙,難以入戲空洞的情感渲染,為人的只是冗長與難耐,輾轉三城的奔走,不過僅只是一場徒勞的愛。
據(jù)聞這是一部根據(jù)成龍父母經(jīng)歷改編的電影,就藍本言這確是一個賦有傳奇色彩,呈現(xiàn)戰(zhàn)火中命運與愛情的故事,但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在經(jīng)過回爐加工變成電影之后,卻變的如同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于一部呈現(xiàn)愛情的電影而言,《三城記》對于愛情的把控是全然失衡的,生硬凌亂的敘事,不曾有何般真正能動情以細膩之處,小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悲歡離合,并未有能得見于小的動容,人物塑造欠缺須有的奠基,僅只是按部就班,如同完成作業(yè)般的生硬講出了三段式的分分合合,這種幾近無差別的分合使得電影主線的塑造欠缺了波瀾。
劉青云與湯唯及一眾配角的選角,同樣并沒有人給演技上的驚艷,所有的人仿若都是從它作的戲中走入了《三城記》,劉青云的配音無疑是此劇最大的問題,而湯唯更仿若是一個被定了型的演員
整部電影感覺還是很拖沓的,為了展現(xiàn)當時的社會背景,本來是奔著劉青云看的這部片子,看完后感覺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湯唯飾演的月榮,在那個灰色調(diào)的時代里,湯唯的敢愛敢恨,尤其是與房道龍從相識到私相授予,是整個故事片最美好的時間,最美的愛情,湯唯與房道龍喝酒流露出來的豪氣與合奏時依偎在房道龍身旁的小鳥依人。充分體現(xiàn)出林月榮大家閨秀在那個時代,為了生存所做的改變與掙扎。
三城記:三城流浪記與三成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