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很耐看的,老北京的味道。跑酷往里套的比較生硬,不夠自然。呂麗萍真的是撐起了這部片子。如果不是她來演,而且演得這么自然,這部片子就真的很平凡了。用平凡來形容,其實這個片子還是有很多正面意義的。比起很多不知所云的片子要好得多!其實姥姥的表演也很好!
基本不看青春片了,特別是描寫高中生,初中生的。一部分是因為怕看了,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自己有多老了吧;另一部分是因為我的青春時代,雖然表面無恙,但內(nèi)心,頭腦中也是昏暗,紛亂,不堪忍受的,如同陷入了沼澤一般.實在不愿花力氣去回想是怎樣掙扎上岸的。
《玩酷青春》是沖著拿金馬獎的女主角去看的,情節(jié)很典型,也很老套;每個鏡頭單看都是美的,但就是連貫不上,有點太刻意了吧。與刻意的鏡頭相比,女主角---青春期孩子他媽的表演,可以說是渾然天成,平靜時溫潤如玉,暴躁時也就如市井潑婦,但一切表現(xiàn)的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她的家。
這片是耐著性子看完的,因為混亂,對抗的青春是熟悉的,猶如一場噩夢,不想再重復(fù)。看著片中兒子叛逆,和父母吵架,猶如看到當(dāng)時的自己,渴望長大成人,但實際還掩蓋不了自己幼稚虛弱的內(nèi)心。突然覺得這樣的青春是多么的可笑和渺小。
以前也看過很多青春片,比如《藍(lán)色大門》,它們更多的是對美好青春的一種緬懷,青春當(dāng)然是美麗的了。以致,每次看到類似片子
電影的好壞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觀眾,能觸動某一個觀眾內(nèi)心某一個柔軟的部分,那就是好電影。
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兒子青春期的叛逆在某一個瞬間被濃厚的親情融化的轉(zhuǎn)變,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深最沉的感情。
在此推薦一首內(nèi)蒙古歌謠《夢中的額吉》。
是因為缺少生活
平淡的力量
你們感受不到
好與不好不再贅述
只希望說爛片
的給我個理由
說服我
謝謝
2010佳片有約,玩酷青春⌒金馬獎,它懂中國父母心....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679.html